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材,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A.3倍 B. C. D.2倍2.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例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 A.672千米 B.1008千米 C.336千米 D.1680千米3.下列各数中小于0的数是( )。 A.O.004 B.0 C.-1 D.+10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B.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则至少有一个加数为正数C.三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 D.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5.一个圆柱形水池,它的内直径是10米,深2米,池上装有5个同样的进水管,每个管每小时可以注入水7850升,五管齐开( )小时可以注满水池。 A.2 B.3 C.4 D.56.一种食品包装上标有“质量:500克±5克”质检员随机抽检了5袋,质量分别是496克、495克、506克、492克、507克。其中有( )袋不合格。 A.1 B.2 C.3 D.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n1.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比是2:3,高的比是7:5,则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4:5。( )3.今年,=5,那么妈妈的年龄和小红的年龄成正比例。 ( )4.比例尺是前项为1的最简整数比。 ( )5.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6.将一个圆锥沿高切开,切面是等腰三角形。( )三.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 )︰24==24÷( )=(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甲、乙两人身上带的钱数比是7:3,如果甲给乙5元后,就变成13:7,那么甲、乙两人一共带钱( )元。4.请将“50%、0.7、518、1280000”这几个数填入下面合适的括号内。①武汉光谷创建三十余年,面积从最初的24平方公里到如今的( )平方公里;②从南湖建安街至园博园乘地铁大约需要( )小时;③武昌目前常住人口达到近( )人;④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3次后,把其中4份涂色,涂色部分占整张纸的( )。5.零下10摄氏度记作( ),零上21摄氏度记作( )。6.六年级有42人,负责学校的两块卫生区.第一块卫生区30平方米,第二块卫生区40平方米.如果按照面积的大小分配值日生,两块卫生区各应派多少人?第一块( )、第二块( )。(按第一块、第二块卫生区的顺序填写)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n1.计算下列圆柱的表面积。(单位:cm) (1) (2) 2.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dm) (1) (2)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面积是8cm2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每个方格代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 2.在下面直线上,画出比-3大的数所在区域。\n六.解答题(共6题,共50分)1.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2.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960米,还余全长的65%未修,这段路全长多少米? 3.一个装满玉米的圆柱形粮囤,底面周长6.28米,高2米。如果将这些玉米堆成一个高1米的圆锥形的玉米堆,圆锥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右图是丁丁家4月份支出统计图,已知丁丁家4月份的教育支出是300元。(1)这个月总支出多少元?(2)伙食支出比水电通讯支出多多少元?5.如图是红梅服装厂2021年七月份到十二月份生产服装统计图:\n(1)西装和童装产量最高的分别是哪个月?最低的呢?(2)童装哪个月到哪个月增长得最快?西装呢?(3)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百分之几?6.学校阅览室共有图书800本,其中科普书占图书总数的35%,文艺书占图书总数的30%。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B5.C6.C二.判断题1.×2.×3.×4.×\n5.×6.√三.填空题1.9;64;37.52.53.1004.518;0.7;1280000;50%5.-10℃;21℃6.18;24四.计算题1.(1)2πr2+2πrh=2×3.14×(20÷2)2+2×3.14×(20÷2)×8=1130.4(cm2)(2)2πr2+2πrh=2×3.14×42+2×3.14×4×10=351.68(cm2)2.(1)πr2h=3.14×82×10=2009.6(dm3)(2)πr2h=×3.14×(20÷2)2×24=2512(dm3)五.作图题1.如下:\n2.如图:六.解答题1.(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2.960÷(1-15%-65%)=960÷20%=4800(米)答:这段路全长4800米。 3.圆柱的体积:3.14×(6.28÷2÷3.14)×2=3.14×1×2=6.28(立方米)圆锥的底面积:6.28×3÷1=18.84(平方米)答:圆锥的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 4.(1)解:300÷15%=2000(元)答:这个月总支出为2000元.(2)解:2000×(45%-10%)=2000×35%\n=700(元)答:伙食支出比水电通讯支出多了700元.5.(1)解: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反之就低;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7月最低。答:西装和童装产量都是12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2)解:从图上看出童装从8月到9月线段最陡,所以产量增长最快;西装在11月到2月线段最陡,所以增长最快,所以童装八月份到九月增长最快,西装十一月到十二月增长最快。(3)解: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50﹣40)÷40=0.25=25%,所以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25%.6.800×(35%+30%)=520(本) 答:这两种书一共有52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