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4.7+6.9+5.3=4.7+5.3+6.9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下图的4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1 B.2 C.3 D.43.10.04﹣4.05的值等于( )。A.6.99 B.5.99 C.5.09 D.6.014.( )是轴对称图形。 5.一个汉堡12元,买3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A.88 B.36 C.646.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是8的算式是( )。 A.72-9×7 B.(15+30)÷5 C.16-40÷5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9+216+11=216+(89+11)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比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3.用长4厘米,9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n4.10+4×2、20-3×4、9+15÷3、8-42÷7等这些都是先算乘或除,再算加或减,也就是先乘除,后加减。( )5.一个三位小数W精确到百分位是9.50,那么W最大为9.504。( )6.85乘23与7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85×23+77。( )三.填空题(共8题,共17分)1.590+100=( )2.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504÷14=( ) 504÷36=( )3.三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段公路,甲队修了245.85米,比乙队多修20.35米,比丙队少修了22.8米,要修的这段公路全长( )米。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6.8kg=( )g;9060dm2=( )m25.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1)0.9=( )(2)13=( )6.请将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填序号)图形( )是平行四边形,图形( )是梯形,图形( )是直角三角形,图形( )是锐角三角形,图形( )是钝角三角形。7.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从( )面看到。\n8.把90.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扩大100倍后是( )四.计算题(共3题,共28分)1.用竖式计算。(1)8.6+4.9 (2)9.5+1.6 (3)7.3+15.9(4)8-4.6 (5)9.1-0.1 (6)6.2-2.62.用小数计算。 (1)12千克650克-8千克95克 (2)7米6厘米+2米4分米3.计算下面各题。360+52×18 900÷(25×4) (280-70)÷3256÷(768÷24) (734÷254)÷52 (589+146)÷21五.作图题(共2题,共11分)1.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n六.解答题(共5题,共28分)1.爸爸去爬山,上山时的速度是5千米/时,3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山脚下。爸爸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李伯伯将一根长3.6米的竹竿垂直插入池塘中,插入池塘底部淤泥部分是0.6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4米。你能算出池塘水深多少米吗?3.学校组织看电影,二年级去了205人,三年级去了298人,估算一下,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多少人? 4.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5.如果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90分钟,那么再从山顶返回到山下要用多少分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C6.C二.判断题1.√2.× 3.×4.√\n5.√6.×三.填空题1.6902.36;143.7404.6800;90.65.(1)0.900(2)13.0006.①⑩;②;⑥;③⑨;⑤⑦7.上;左;前8.902.5四.计算题1.(1)13.5;(2)11.1;(3)23.2;(4)3.4;(5)9;(6)3.62.(1)4.555千克(2)9.46米3.1296;9;70;8;19;35五.作图题1.如图所示:2.如图:\n六.解答题1.解:5×3×2÷(3+2)=6(千米/时) 答:爷爷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6千米/时。2.3.6-0.6-1.4=0.6(米),3.6-(0.6+1.4)=0.6(米),3.6-1.4-0.6=0.6(米)。3.205+298≈500(人) 答: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500人。 4.由于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列式可得:10+10+10=30(cm)答: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5.80×90÷120=60(分钟)答:再从山顶返回到山下要用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