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人民法院依据( )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3.(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A.学校B.幼儿园C.家庭D.社会4.下面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与法律同时规范我们的行为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C.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D.只有法律能够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可有可无5.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nA.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B.擅自拆阅他人信件。C.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犯罪的身份信息。6.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下列法律中,不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7.随意殴打、恐吓、威胁等行为属于( )。A.聚众斗殴罪B.寻衅滋事罪C.敲诈勒索罪D.侮辱罪8.国籍的取得方式有(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上两种都是9.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她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她偷东西,并强行对她进行搜身,结果一无所获。面对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应该(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几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n10.林西把自己的零花钱100元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使用权B.收益权C.占用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2.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 ),维护公共秩序。3.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5.(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6.( )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7.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9.(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1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依据。(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学校、医院不属于国家机构。( )3.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4.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时不用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5.婷婷刚刚小学毕业,父母因生意繁忙就不让她继续读书,在家中帮忙做家务。( )6.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7.我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8.我们中国人去国外旅游,就不受到国外的法律的制约了。( )9.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 )\n10.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就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选出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只选序号)①采用书信举报 ②采用电话形式反映 \n③参加听证会④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 ⑤通过报刊进行监督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2.法律保护我们成长,你知道我国的法律有哪些?(写出两条即可)3.你了解的国家机关有哪些?4.你知道哪些国家制定的保护我们成年人的法律?5.请你说说以下几人能不能取得中国国籍?要怎样才能取得中国国籍?(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2)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3)我来自爱尔兰,在中国工作多年。我热爱这个国家,希望拥有中国国籍。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n八.材料题(共2题,共13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2.说一说。小亮的爸爸八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企业工作。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九.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看看下面的图,在正确的议政方式下画“√”,并说说你还喜欢用怎样的方式建言献策。\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D5.C6.C7.B8.C9.B10.A二.填空题1.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2.合法权益3.1982;国家宪法日4.基本权利;基本义务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人民政府;人民政府7.义务;国家;集体;个人8.法定义务9.刑法;民法;行政法10.国家\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①;⑤;④;②;③六.简答题1.(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我了解的国家机关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以下三人都能够取得中国国籍;\n取得中国国籍的方法有三种:(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是有中国国籍;(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是有中国国籍;(3)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精。七.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八.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2.(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被选举权。(2)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九.综合题1.(√)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前四个√,最后一个×;参加听证会,直接和人大代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