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出自于( )。A.朱子家训B.诫子书C.诗经D.论语2.我们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前途光明却又( )。 A.任重而道远 B.很轻易达到 C.可望而不可及3.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如果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小学生可以( )。A.主动帮助他,给他讲清他要去的方向B.嫌麻烦,不理他C.告诉他一直向前走4.下列关爱方式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亲情的是( )。①对我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严格要求②精心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③和我们心平气和地商量事情④父母之间吵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随着1959年9月26日( )第一口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nA.大庆B.吉林C.辽河D.克拉玛依6.黄兴、喻培伦是在( )中牺牲的。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7.我家祖祖辈辈都热爱读书,父母一直( )我的读书习惯。A.开阔视野B.注重培养C.动手能力D.创新意识8.以下出自《朱子家训》的是(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B.百善孝为先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9.和家人发生矛盾时,我( )。A.他们说什么我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B.和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C.反思自己和家人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10.1980年,中央设立了多少个经济特区?( )A.三个\nB.四个C.五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我家的家风是( )。我认为,传承和弘扬家风,要从( )做起,从自身做起。2.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 )的公共生活。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1927年9月,( )领导了秋收起义。5.优秀家风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 )、( )家风,才能更好地传承家风。6.兴中华,责任重,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脚踏实地,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贡献力量。7.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 )、( )。8.《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我们要尊敬父母,主动为家庭做( )的事,( ),外出或回家要主动( )。9.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被称为“( )”的茫茫草地,用顽强( )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10.( )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和世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联合国大会承认( )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与家人发生矛盾时,我会和他们争争吵吵,把事情说清楚。( )2.与人沟通时,我们应该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既不随便插话,也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3.过马路走斑马线,是每个人维持公共秩序应该做到的。( )4.张蒙的爸爸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从应急车道上超车。( )5.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共同遵守,社会生活才会更和谐。( )6.辛亥革命被称为从“头”到“脚”的革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 )8.虽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但是不用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也能有出路。( )9.在沟通时,遇到父母不同意的事情,小芳用吵闹来解决。( )10.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n1.连线题。五.简答题(共6题,共36分)1.你认为“长征精神”包括哪些内容?(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2.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要求父母都会满足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3.小明:妈妈,周日上午我想去同学家写作业,可以吗?妈妈:是一起学习?不会是打游戏吧?不许去!自己在家写!假如你是小明,你会这样和妈妈很好的沟通( )。4.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请你说说,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1)在火车上,你发现自己的位置上有人坐了,并且他拒不让座。(2)等地铁时,你发现有人站在黄线里面等待。(3)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污染。5.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如果一直不解决,会产生怎样的后果?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六.材料题(共1题,共16分)1.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歌曲《春天的故事》演唱者:董文华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n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春天是指( );画了一个“圈”,圈指的是( );经济特区指的是( );老人指( )(谁)。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 )、( )、( )、( )四个经济特区。七.综合题(共2题,共14分)1.195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1958年,接受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并隐姓埋名28年。1986年7月29日,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邓稼先怎样的奉献精神?(2)你还知道那些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2.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父亲的做法是否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和关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n4.C5.A6.C7.B8.A9.C10.B二.填空题1.诚实、稳重、善良;小事2.有序和谐3.力量4.毛泽东5.了解家风;学习6.社会主义;中国梦7.私人生活空间;公共生活空间8.力所能及;听从父母的教导;打招呼9.死亡陷阱;意志10.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五.简答题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2.(1)体贴父母,想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2)不赶时髦,不要攀比。3.妈妈请你放心,我会把我的学习成果拿回来给您看的。(答案不唯一)4.(1)这个时候可以向乘务员寻求帮助。(2)主动劝阻,说明站在黄线内的危险。(3)可以拨打环保投诉电话12369进行举报。5.(1)会伤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不利于家庭的和谐。(2)会导致矛盾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不断产生矛盾。6.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②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六.材料题1.改革开放;深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邓小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七.综合题1.(1)爱国主义、责任担当、自我牺牲、默默无闻、创新精神等等\n(2)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等。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1910年7月,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等,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袁世凯窃权,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怀着郁闷的心情,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计算自己年龄还不太大,不如再读书10年,准备一份力量。1913年7月,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留英学习,入伯明翰大学。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再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2.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父亲想出了让孩子自己拿西瓜回家的策略,既避免了小问题引发父子不快,也让孩子理解父亲不买西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