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 ),将其洗劫一空,并放火烧毁。A.颐和园B.圆明园C.故宫2.主动承担家务,正确做法是( )。A.让妈妈帮我洗校服B.自己的事情自己做C.爸爸帮我擦桌子,我要写作业了3.亲自指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B.林则徐C.邓世昌4.参与社区建设需要人人共同付出努力,从中也会有收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去参加了社区宣传栏的绘画,锻炼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B.我参加了社区义务安全员管理,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C.小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了社区义务清洁工,最后看到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心里很舒畅D.琳琳和社区的同学一起,利用节假日为留守老人义务读书,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特别开心5.人们在( )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A.局部B.公共\nC.隐蔽D.幻想6.在长征途中,红军总参谋长( )在彝海与彝族部落首领歃血为盟。A.刘伯承B.叶挺C.邓小平7.(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8.这个公共标识出现的场所通常是( )。A.银行、餐馆B.商场、医院C.加油站、易燃易爆场所9.生活中我们提倡的行为( )。①乘坐公交车依次排队,有序上下 ②高铁上,怕对方听不见,高声说话 \n③在小区里文明养犬 ④商场购物结账时碰到熟人,大声寒暄 ⑤把自行车长时间放在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上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10.哪个故事是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 )。A.四渡赤水B.狼牙山五壮士C.鸡毛信的故事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2.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 )和( )中感受他们的纯真的爱。3.( )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4.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应该( )。5.( )年(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6.1919( ),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新中国成立时,( )几乎全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洋油”。8.优秀家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 )。9.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 )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0.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与家人发生矛盾时,应该首先反思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 )2.100多年前的甲午中英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北洋水师的英勇抗争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3.我们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们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人们。( )4.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狠狠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5.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n6.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7.家人之间产生了小矛盾后要理性面对,主动化解矛盾。( )8.雕塑“残历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的西柏坡,它矗立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 )9.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10.1934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林则徐 《新青年》孙中山 大东沟海战陈独秀 虎门销烟邓世昌 辛亥革命五.简答题(共6题,共35分)1.什么是“四心”沟通法?2.这是被破坏的共享单车。看到这一幕,思考如何让共享单车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3.什么是家风?4.通过你搜集的长征故事,了解长征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你认为长征精神有哪些?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n5.为了宣传友善相待的传统美德,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6.请你列举5个优秀家风。六.材料题(共1题,共6分)1.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你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三项)(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如何做?七.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195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1958年,接受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并隐姓埋名28年。1986年7月29日,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邓稼先怎样的奉献精神?(2)你还知道那些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2.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n3.B4.B5.B6.A7.B8.C9.A10.A二.填空题1.传播者2.批评;教育3.优秀家风4.行注目礼,默唱国歌。5.1978;126.5月4日;五四运动7.中国石油8.重要精神力量9.原子弹;氢弹10.公共生活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n五.简答题1.答:(1)留心看。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2)细心听。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3)用心讲。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4)耐心说。用正常语速和语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去解释。2.①提高市民素质;②共享单车企业加强管理;③政府出台管理共享单车的措施。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4.(1)长征途中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2)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回顾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发奋学习,为长大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5.示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等。(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6.优秀家风有:当天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不能说谎,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不能浪费;尊老爱幼;日行一善;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认认真真……六.材料题1.(1)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②载人航天技术位居世界前列。③国产航母投入使用。④“蛟龙”号下水成功。⑤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⑥三峡工程胜利完工。⑦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⑧世界一流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⑩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协调发展。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高铁技术成为世界名片等等。(2)①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志向指引我们奋斗。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③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④发挥特长,有创新精神。⑤强身健体,积极参加劳动。\n七.综合题1.(1)爱国主义、责任担当、自我牺牲、默默无闻、创新精神等等(2)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等。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1910年7月,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等,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袁世凯窃权,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怀着郁闷的心情,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计算自己年龄还不太大,不如再读书10年,准备一份力量。1913年7月,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留英学习,入伯明翰大学。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再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2.(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