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放学路上,小兵遇到转学走的同学小亮,小亮递给他一支烟,说:“反正大人不知道。”小兵不应该( )。A.想着就抽一口没什么关系B.反正大人不知道,试试什么味道C.坚决拒绝,同时告诉小亮,抽烟有害健康,对青少年伤害更大D.委婉拒绝,赶紧离开2.看见有人把被子晒在小区健身器材上,你赞同( )的想法。A.张彤:晒被子会影响大家锻炼,我向小区物业反映。B.李丹:又不是我家晒的,少管闲事不惹麻烦。C.刘曼:健身器材是公共的,谁都可以用,晒被子没关系。3.下面不是为居民健身提供的公共设施的是( )。A.公园里的健身器材B.社区里的运动场C.小明家的跑步机D.广场上的篮球场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古代特别重视家风,现在不重要了B.家风只与家庭有关,与社会无关C.家风并不神秘,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D.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的家风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5.香港回归时间是( )。\n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6.我对家庭的贡献正确的是( )。A.父母和邻里关系不好,我也懒得理邻居小朋友B.爷爷奶奶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我可以周末去看望他们C.三岁的弟弟缠着我,要我陪他玩,我不愿和他玩,我要找同龄伙伴玩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 )提出的。A.江泽民主席B.毛泽东主席C.习近平主席8.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法或行为有( )。A.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减弱B.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完全一致C.会越来越依赖父母D.有时会与家人产生一些不愉快9.下列属于家人关爱我们的是( )。A.妈妈能满足小芳的所有要求B.爸爸对我非常严格,要我懂礼貌、守规矩C.王媛学习不好,她妈妈经常打她D.妈妈骂我时,奶奶袒护我10.以下哪次革命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 )A.辛亥革命\nB.十月革命C.八月革命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每年的(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2.家庭是我们( )的地方,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 )的家风。3.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 )。4.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地抵御外来侵略、( )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 )的民族气节。5.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6.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 )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了以( )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7.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 )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8.孙中山第一次提出( )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9.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 ),也是社区秩序的( )。10.( )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 ),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公共生活需要各种良好的公共秩序来维护。( )3.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4.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5.小明说:“在没有人来和没有人坐的前提下,我是可以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的”。( )6.在公园里,为了有最佳拍照位置,我站在老虎雕像上。( )7.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享受公共利益。( )8.不文明行为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破坏和谐的公共生活。( )9.我们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我们在家庭中不用承担家庭责任。( )1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1连一连:把以下条约与其对应的战争、带来的影响连起来\n《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和民族危机《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简答题(共6题,共43分)1.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祖国?2.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3.近年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道德风气在社会上不断弘扬。简要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他们向社会传播了哪些“微文明”?4.中共“一大”会议通过了哪些内容?5.如何开展家风宜传活动?6.写出五位抗日英烈的名字。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涵养德行。《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活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材料二:百年革命家国情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材料三:抓好家风家教,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什么是家风?家风主要表现是什么?(2)你从材料中学习到了哪些好家风?(每个材料至少提炼1条)(3)培养良好的家风,家庭、个人要怎样做?(4)你有哪些宣传优秀家风的好创意?(至少写出2条)\n七.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请你动员家人一起组建一个民主生活会,并为这个家庭民主生活会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则,并说明你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因。2.图中的建筑是什么?你知道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C5.B6.B7.C8.D9.B10.B二.填空题1.7月1日2.梦想启航;中华民族大家庭3.正能量;更加美好4.保家卫国;宁死不屈5.孙中山6.遵义;毛泽东7.和谐;民主8.“振兴中华”9.受益者;建设者10.家风;风尚;家庭文化三.判断题\n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要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家就要听长辈的话,在校就要听老师的教导,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争做新时期的好青少年!我们要慎记:小善不为、难积大德;人要出息、当重修德。2.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3.全国助人为乐模范:马旭、王红心、王振美等;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王书茂、王爱东、吕保民、李道洲等。他们向社会传播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4.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5.(1)家风演讲;(2)制作宣传板报(3)展示优秀家训;(4)网络传递家书。6.左权、王二小、吉鸿昌、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六.材料题1.(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家风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2)①勤俭节约②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③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④尊老爱幼……\n(3)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每个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4)①家风演讲②制作宣传板报③展示优秀家训④网络传递家书……七.综合题1.(1)每周五晚上8点定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这样可以对一周的生活做总结并商讨周末以及下一周的计划。(2)在投票进行决定的时候,一人一票、同票同权。这样是为了家庭成员能够平等地行使自己的权利。2.圆明园。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