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不是抗日英烈的是( )。A.杨靖宇B.关天培C.赵登禹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警句出自( )。A.诸葛亮《诫子书》B.《论语》C.《朱子家训》3.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A.遵守公共秩序B.讲究公共卫生C.尊老爱幼D.随便摘公园里的花4.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我们希望能自己做决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B.明知爸妈讲的话有道理,却故意与他们作对。C.我们应该主动地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5.下列属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①工厂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②农村收割季节,占用公路晾晒谷物③壮壮在回家的路上,用小石头砸公路旁边的路灯\n④牛牛周末与同学们一起清除街边路旁的“小广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下面没有侵犯他人的公共权利的是( )。A.在医院大声唱歌B.在小区绿化带停放车辆C.在公共走廊里生火煮饭D.在租赁的门店里卖东西7.“百善孝为先”体现了( )。A.爱国主义家风B.孝心敬老的家风C.勤俭节约的家风8.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无效沟通是( )。A.同学的想法很好,我就不说了B.尊重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C.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我应该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D.学会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9.下列名言警句没有体现家风家训具体内容的是(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B.百善孝为先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优秀家风代代传10.我们通过家风,向社会( ),形成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家庭文明新风尚。\nA.传递正能量B.强调家的功能C.体现家庭的主导作用D.证明个人在家中的作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 )。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 ),增加生活的( ),丰富人生的(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 )和( )。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庭世代相传的( ),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4.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 )、心中有( )、心中有( )。5.( )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6.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 )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 ),国家的( )。我们要( )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7.( ),方能帮亲。8.广东水师提督( ),在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立誓要与炮台共存亡。9.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有( )、( )、( )……10.中华民族历来就有( )、( )的传统美德。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可以从父母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教育中感受到他们的爱。( )2.我们喜欢自己做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干涉,这说明我们长大了,自理自立能力增强了。( )3.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灵活多样的游击战谱写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光辉篇章。( )4.198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5.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关天培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 )6.养成文明习惯是大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7.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 )8.社区中有些成员是社会秩序的受益者,有些成员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 )9.我们文明有礼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n10.红红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妈妈叫她自己起来。红红嚷道:“你是不是我亲妈呀?竟然一点都不心疼我。”(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一连。毕 昇 百团大战毛泽东 造纸术蔡 伦 两弹一星彭德怀 印刷术邓稼先 新中国成立五.简答题(共6题,共46分)1.你有哪些有效的与父母沟通的方法?2.说说你对黄花岗起义事件的了解。3.你认为长征精神有哪些?在新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4.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的意义是什么?5.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我们小学生可以做到哪些?6.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参加社区组织的看望老人或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时……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应该怎么做?\n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下午3时,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30万军民欢声雷动。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在国歌的乐曲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接着,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宣读完毕……阅兵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游行,群情沸腾。(1)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天?(2)材料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七.综合题(共2题,共15分)1.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2.情景体验:母子周末对话。妈妈:你要去哪里?儿子:出去。妈妈:去哪儿?儿子:就是出去。妈妈:你要和谁在一起?儿子:一个朋友。妈妈:哪个朋友?儿子:妈(长声地),就是一个朋友。妈妈:我不是想跟着你,就是想知道你和谁在一起。儿子:丽丽,好了吧?\n妈妈:我认识她吗?儿子:她就是我的一个普通朋友,好不好?妈妈:那么,你们要去哪里?儿子:出去,你别问了,问了你也不知道,也不懂。妈妈:……(呆呆地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根据情景对话,回答问题:(1)情景对话中,母子要沟通的问题是什么?(2)母子为什么没有成功有效地实现沟通?(3)遇到此情景,你会对母子提出什么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B6.D7.B8.A9.D10.A二.填空题1.丰富多彩;现实问题;乐趣;意义2.侵略;掠夺3.风尚4.他人;集体;国家5.家(家庭)6.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苦难;灾难;铭记7.排忧解难8.关天培9.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10.扶危济困;乐善好施\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1)主动与家人交流,比如聊一聊自己的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班级等。(2)可以通过写信、写便条等方式进行交流。(3)要善于听取父母的一件,理解父母的担忧和压力。2.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进攻两广总督署。起义失败后,人们把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传承: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回归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发奋学习,为长大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n4.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5.①规范自己的言行,无论在什么公共场合,都带头遵守公共秩序。②和爸爸妈妈到公共场合时,和爸爸妈妈共同遵守公共秩序。③采取多种方法向同龄人宣传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6.升国旗时,我们要衣装整齐,立正站好,行少先队员礼,并且目光跟随国旗移动;去博物馆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安静,不随意抚摸博物馆中的文物,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在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时候,我们要给长辈让座,懂得礼貌。六.材料题1.(1)1949年10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七.综合题1.(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2.(1)母亲想知道儿子外出做什么。(2)从儿子的角度说,不能成功沟通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担忧也是一种爱,没有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从母亲的角度看,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对儿子关心过度,引起了儿子的厌烦情绪。(3)妈妈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要温和一些;儿子也要表现出对妈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