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莉的爸爸经常在的酒后打她和妈妈,她应该用哪部法律保护自己( )。A.《反家庭暴力法》B.(预防未成年人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换育法)2.妙妙的爸爸身体残疾,家境困难,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免费法律服务。A.法律援助B.法律救援C.法律帮助D.以上都对3.妥善处理有关身份证信息的方法不包括( )。A.不能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B.身份证不可以借给他人使用C.身份证丢失不用去挂失D.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4.(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民法B.刑法C.宪法D.司法5.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 )。\n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B.学宪法,讲宪法C.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D.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6.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7.在下列的场所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子的是( )。A.工厂里B.超市内C.道路上D.学校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B.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受教育权C.夸大广告宣传没什么大碍D.刑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9.古籍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说明当时已有法律。这告诉我们( )。A.法律是从来就有的B.法律就在我们身边C.法律相伴我们一生\nD.法律是国家的产物10.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些车辆乱放造成交通拥堵,这件事应该找( )部门来解决。A.交通管理B.市场管理C.卫生管理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2.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3.( )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4.三大实体法分别是刑法、( )、(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 )和( )的意志的集中体现。6.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 )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7.在我国,(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8.(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9.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 ),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10.(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年纪小的时候我们由父母抚养,长大后我们赡养父母。( )2.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普通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会。( )3.未满16岁的公民不能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 )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6.犯罪后被判刑依然是中国公民。( )7.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8.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9.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0.青少年要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n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将下列国家所对应的宪法日连起来。美国 12月4日丹麦 12月12日俄罗斯 6月5日中国 9月17日2.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劳动就业等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尊重保障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2.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意义?3.假如明天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你会以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请例举三种方式)4.请谈谈你对《老子》中“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理解。5.在我国,对权利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公民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你知道有哪些监督方式?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n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阅读下面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有一家造纸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 )(2)新学期开学典礼,你们学校全体师生肃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 )(3)刘慧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4)董叔叔和张阿姨在谈恋爱,准备春节期间结婚。( )(5)某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3.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n(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C5.D6.C7.B8.B9.D10.A二.填空题1.国家;强制性2.配合3.宪法4.民法;行政法5.总章程;党;人民6.基本权利;基本义务7.188.国家宪法日9.1236610.孝敬老年人;九月初九 三.判断题1.√2.×3.×4.√5.×6.√7.×8.×9.√\n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2.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3.(1)参观宪法主题公园;(2)开展宪法晨读活动;(3)出一期宪法知识宣传栏或黑板报;(4)购买一本最新版的《宪法》,并学习;(5)模拟一次宪法宣誓就职仪式。4.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5.(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2)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n七.材料题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综合题1.D;A;E;C;B2.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3.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