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属于公民义务的一项是( )。A.维护民族团结B.物质帮助C.人身自由D.生命健康2.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基本人权原则D.权力分立和制约原则3.每年的12月10日是( )。A.父亲节B.国际护士节C.世界人权日4.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5.以下场景哪些是公民在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①小明的爸爸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小军的哥哥去部队当兵了 \n③小刚同学认真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小华的爸爸严守国家秘密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6.下列选项(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A.劳动权B.文化权利C.人身自由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我父母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我是中国公民D.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8.过年了,妈妈在商场购物被人偷走钱包,涉及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9.在下列的场所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子的是( )。A.工厂里B.超市内C.道路上10.( )是国家根本大法。\nA.司法B.刑法C.立法D.宪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57分)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走在马路上,有( )保护我们;在工厂里,有( )保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3.( )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4.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5.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6.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 )着人们的行为,( )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7.(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 )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规定了所享有的( )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 )。8.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9.(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 )、( )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10.保护未成年人,是( )、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购买火车票时需要身份证,购买大巴车票时不需要。( )2.我们年龄还小,还不能履行任何义务。 ( )3.在我国生活的外国人都是中国公民。( )4.小吴因为学习成绩差被学校退学,他便失去了公民身份。( )5.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但我只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6.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n7.少数机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不受追究。( )8.小明出火车站随手就把妈妈和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马路。( )9.在法律的大家庭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 )10.法律体系中,宪法最重要,其他法律可有可无。(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连线题。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侮辱罪辱骂、中伤别人 寻衅滋事罪打群架 抢劫罪殴打他人,索要钱财 聚众斗殴罪2.连线。纳税 领取高龄补贴 权利 人身自由 参加选举 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受教育 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法律的作用?2.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那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4.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5.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监督权?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n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2.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阅读下面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n(1)有一家造纸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 )(2)新学期开学典礼,你们学校全体师生肃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 )(3)刘慧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4)董叔叔和张阿姨在谈恋爱,准备春节期间结婚。( )(5)某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C5.C6.D7.C8.C9.B10.D二.填空题1.公民;出生;申请加入2.《交通法》;《劳动法》3.中国4.国家;强制性5.孩子;学生;公民6.规范;保障\n7.宪法;法律;根本制度;公民;基本义务8.基本权利;国家;集体;相结合;国家;社会;家庭9.法律;保护;制裁;行政;司法10.国家机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权利: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受教育义务:纳税、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五.简答题1.(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2.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印有颁发机关及身份证的有效时间,背面印有个人信息及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的身份号码。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印有颁发机关及身份证的有效时间,背面印有个人信息及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的身份号码。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n4.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5.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八.综合题1.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2.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D;A;E;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