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错误的是( )。A.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等B.公民履行的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C.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2.下面几个选项中,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判刑的人3.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毁损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予以赔偿。与此生活场景对应的宪法条款是( )。A.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4.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C.遵守公共秩序5.( )是国家人权日。A.12月12日B.12月10日C.12月5日6.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nA.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B.我们只需要在宪法日学习宪法C.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7.居民身份证上有个人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滑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生活中,我们不可以这样做( )。A.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不要随意乱扔B.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C.如果朋友要借我们的身份证,我们要信任朋友,放心借给朋友8.我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是(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婚姻法9.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10.( )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相伴。A.法律B.刑法C.司法D.执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n1.(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把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的这个节日。2.(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3.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 )、( )。4.( )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5.国家的根本法是(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从2014年将12月4日设立为( )。6.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 )、( )和( )的人员越来越多,7.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规定了我们的( )。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9.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10.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20年。( )2.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它是终身不变的。( )3.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5.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可以占为已有。(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每年的12月5日是国家宪法日。( )7.触犯刑法就意味着犯罪。( )8.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9.小丽12岁了,她已经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0.法律不但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17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n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方式把对应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女性权利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宪法是什么?)2.本学期学习了一些法律,把你的收获写下来。3.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4.下图中外国人的说法对吗?为什么?5.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结合资料,完成:\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n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2.阅读下面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有一家造纸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 )(2)新学期开学典礼,你们学校全体师生肃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 )(3)刘慧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4)董叔叔和张阿姨在谈恋爱,准备春节期间结婚。( )(5)某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某校中学生张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张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然而张某却说:“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好坏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你管。”下午,张某因违反校纪,班主任老师让其回家请家长,由于家长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张某一天的表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张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1)张某认为自己“倒霉透了”,这种观点对吗?假如你是张某的同学,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张某一天的经历对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n4.C5.B6.B7.C8.A9.B10.A二.填空题1.宪法;12;42.宪法3.12;4;普及日;深化日4.19545.宪法;国家宪法日 6.海外留学;务工;执行公务7.权利;义务8.法定义务9.出生;申请加入10.公民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如下:五.简答题1.(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n(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4.她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外国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如果她没有经过我国的批准,是不属于我国公民的。5.(1)我知道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3)我发现宪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宪法中规定了我们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八.综合题1.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n2.D;A;E;C;B3.(1)张某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倒霉”是因为没有忠实履行义务。(2)遵守交通规则、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等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做到,而张某没有做到。破坏草坪是法律禁止做的,但张某却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3)作为公民,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