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公民身份意味着( )。①在某地居住 ②受国家的帮助和保护 ③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④对国家的归属、对民族的依附和对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2.(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劳动法3.小亮的爸爸在石家庄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亮的爸爸享有( )。A.劳动权B.文化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4.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是( )。A.行政法B.刑法C.民法5.下列公民中,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是( )。①居住在法国的法国籍华人②侨居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③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④被朝鲜方面扣留的中国越境人员\n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6.每年( )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 )。A.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B.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C.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8.(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C.永久居民9.以下对设立“宪法日”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日”的设立使宪法精神抵达民心,是中国社会法制意识减弱的表现B.“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普及宪法,让全体国民都能敬畏宪法,遵守宪法C.“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依宪行政。10.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居民身份证由( )位数字组成,有( )、( )、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防止泄露。2.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3.宪法是( )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4.《(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5.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6.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和( )意志的集中休现。人民通过( )制度管理国家。7.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 )力和( )性。8.(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9.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0.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但我只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2.如果有人欺负我妹妹,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3.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会受到制裁。( )4.中国人一出国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5.违反法律比违反学校纪律严重。( )6.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只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就可以了,与法律无关。( )7.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8.小区内跳广场舞的时间过早或过晚,而且音响声音太大,侵犯了附近居民的休息权。( )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1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2.为了迎接我国第六个宪法日的到来,我校将举办一场宪法日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想出两条合适的宣传标语。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的法律?4.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怎样才能申请中国国籍?5.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n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3.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B5.C6.D7.C8.B9.A\n10.D二.填空题1.18;姓名;生日2.配合3.治国安邦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6.党;人民;人民代表大会7.强制;权威8.12366;税收9.公民10.孩子;学生;顾客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如下:五.简答题\n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学宪法,讲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符合题意即可)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5.首先,身份证能用来识别身份;身份证,用来登记;身份证,用来购买车票。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③;①;② 2.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3.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