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几个选项中,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判刑的人2.我国的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A.1954年9月20日B.1975年1月17日C.1978年3月5日D.1982年12月4日3.“乱放鞭炮”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被列为过年最不雅行为。这主要告诉我们( )。A.乱放鞭炮是犯罪行为B.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D.放鞭炮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n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法律来源于生活B.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C.生活离不开法律6.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有哪些?( )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7.今年来,全国掀起“反腐”风暴,一些贪腐官员纷纷落马。政府官员的落马反映出的是权力的滥用和缺失。对此,需要做到( )。A.扩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B.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义务C.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D.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8.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刘某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n9.有人将客户个人信息偷偷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社会保障权10.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A.纪律B.道德C.法律D.章程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 )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2.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4.纪律、(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5.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6.纪律、道德和(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7.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8.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9.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10.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以( )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n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新冠疫情爆发,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隔离,这种做法侵犯了人权。(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法律只规定了我们的权利。( )4.在中国出生的赵明跟随家人移居美国后,他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5.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6.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7.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 )8.地方制定法律可以不以宪法为依据。( )9.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10.触犯刑法就意味着犯罪。(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将下列情景和对应的权利连线。受教育权 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利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表达权和监督权 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权利 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2.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怎样树立宪法权威?2.小明的身份证号码为:14272319800916442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小明的出生日期为哪一年哪一天?3.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4.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n5.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请你为国家宪法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宣警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依照宪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规定、庄严宣誓。(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吗?(2)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宣传宪法的好方法。(3)请你编制两条宣传宪法的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2.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请你以“我是中国公民”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我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身份取得的方式有哪些?请把你的了解写下来吧。\n(2)我骄傲:除了体育领域,还有哪些领域的成就让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做与自豪呢?请列举你最熟悉的两个领域的成就,表达你的自豪之情。(3)我担当: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如果你到了外国,你会怎么做呢?请写出你的行动计划。(至少3条)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C6.C7.A8.C9.A10.C二.填空题1.履行职责;法定义务2.勤劳;勇敢;成就3.宪法;公民4.道德;法律5.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6.法律;权利7.总章程;人民代表大会;民主8.宪9.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n10.宪法;宪法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受教育权——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表达权和监督权——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少数民族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2.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五.简答题1.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2.小明的出生日期是1980年9月16日。3.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试一试。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4.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5.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n1.(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形成尊重宪法、崇尚宪法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2)示例:①办黑板报;②请法制人员来校做演讲等等。(3)示例:①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②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八.综合题1.⑤;②;①;③;④2.(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2)①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②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3)①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②遵守当地法律;③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3.(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