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毁损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予以赔偿。与此生活场景对应的宪法条款是( )。A.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 )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3.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受教育权4.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B.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C.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5.父亲为女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nD.家庭保护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7.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A.“12308"B.“114”C.“11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9.明明的姐姐去应聘,用人单位表示只招收男性,拒绝了姐姐,这侵犯了她的( )。A.财产权B.平等权C.物质帮助权10.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①受教育权②人身自由权③平等权④休息权\n⑤宗教信仰自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 )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 )的具体体现。4.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根据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公开宪法宣誓体现了国家公职人员对( )忠诚和对( )负责的态度。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 )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6.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7.没有( ),人和人就无法顺畅的沟通,没有( ),人和人便无法正常的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8.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9.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10.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界限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不是一回事。( )2.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都不一样。( )3.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想选谁就选谁。( )4.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5.妈妈把不用的身份证复印件撕碎后,扔进垃圾桶。(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7.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8.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9.我们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没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 )10.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n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周日晚上,张亮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张亮很困惑。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劝一劝张亮。2.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的法律?4.请说一说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履行哪些义务。(答出4个即可)5.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n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D6.C7.A8.A9.B10.B\n二.填空题1.一致的;权利;义务2.法律;相伴3.宪法意识;维护宪法4.宪法;人民5.身份证;56.一致7.语言;规则;法律;外部保障8.中国公民9.交通规则;及时归还10.绝对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n五.简答题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张亮和同学们有权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但不应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2.(1)我知道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3)我发现宪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宪法中规定了我们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5.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八.综合题\n1.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