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李强家装修房子,中午也不停工,影响大家午休,邻居来找他理论,他说:“我自己的家,想什么时候装修就什么时候装修,”李强的言行错在( )。①认为权利和自由没有限度 ②不知道公民享有哪些权利③行使权利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④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些车辆乱放造成交通拥堵,这件事应该找( )部门来解决。A.交通管理B.市场管理C.卫生管理3.办理下面哪件事时不用出示身份证( )。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取票C.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D.在超市购物结账4.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 )。A.知情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nD.礼貌权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是( )。A.国家的性质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在法律的规定下,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的是( )。A.人身权B.劳动权C.财产权7.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自( )起施行。A.2019年1月1日B.2020年1月1日C.2021年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n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1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 ),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2.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是( )。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 )日设立为( )。4.写出两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的义务:( )、(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6.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是世界人权日。7.法律既( )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8.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规定了我们的( )。9.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 )。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并为( )所沿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刑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2.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3.我们小学生也是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4.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5.法律与道德都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6.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7.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份证的有效期是相同的。( )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9.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 )10.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n四.连线题(共2题,共7分)1.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请连线。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习近平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邓小平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毛泽东2.我会连。休息权 ①王明的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 贴。物质帮助权 ②小红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 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受教育权 ③王林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平等权 ④张璐6岁时成为一名小学生。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2.本学期你学习了法律专册,你有什么收获或困惑?3.“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办事不再走“冤枉路”。我们阜阳有这种“政务超市”吗?名称是什么?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请列举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三种方式。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n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2.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n(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D4.D5.B6.B7.B8.C9.C10.D二.填空题1.合法权益;公民身份号码2.公民3.4;国家宪法日4.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5.基础;依据;基本权利;基本义务6.12月10日7.维护权利人;严厉惩处8.权利;义务9.宪法;抵触10.古希腊;古罗马三.判断题1.×2.×3.√4.√\n5.√6.×7.×8.×9.√10.√四.连线题1.2.如下:五.简答题1.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收获:学习了解了不少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增强了权利、义务观念;对宪法有了一定认识;了解了国家机构等。困惑: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不了;对国家机构的职责及其关系搞不清楚等。3.有,阜阳市行政服务中心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n七.材料题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综合题1.C;B;D;A2.②;④;①;③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