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扶按宪法,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庄严宜暂,体现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宪法具有最高权威C.领导人的示范作用D.国家工作人员对完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捐款献爱心 ②爱护公共财物 ③向工商局提建议 ④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nB.录音C.证人证言D.鞋印5.(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A.法律B.宪法 C.权利6.有的人在复印身份证时,在复印件上都写上了该复印件的某项用途。这种做法( )。A.利于保护自己B.不信任他人C.不尊重他人7.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A.道德B.民法C.刑法D.法律8.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B.学宪法,讲宪法C.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D.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n9.王叔叔住在小刚家的楼上,他家正在拆旧装修,噪音很大。打扰了小刚及邻居们的生活。对此事,正确的说法是( )。A.王叔叔家装修是违法的B.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因此扰乱别人的生活不违法C.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但也应履行不扰乱别人生活的义务10.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秦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B.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C.丁锐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丁锐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会如实相告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2.法律既( )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权利与义务是( )的。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5.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6.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7.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8.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9.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 )或( )的利益。10.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 )\n2.制度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 )3.公民身份号码由5位数字组成。( )4.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公民必须配合,这是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 )5.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依据。( )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也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7.12月10日被定为世界人权日。( )8.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9.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将校园严重欺凌行为与其对应的刑法罪名连线。辱骂、中伤 敲诈勒索罪结伙打架 侮辱罪殴打要钱 聚众斗殴罪敲诈钱财 抢劫罪2.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想一想,说一说。\n如果没有法律约束,上述场所将变成什么样子?2.法律的作用?3.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如图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_________。(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______,在每年的______(日期)。(3)2019年这个纪念日的活动主题是____________。 (4)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5.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活动园。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那里读书。(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4)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5)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6)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n(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D4.D5.B6.A7.D8.D9.C10.C二.填空题1.基础;依据2.维护权利人;严厉惩处3.一致4.宪法5.利益;自由和权利 6.法律;行为;权利;法律7.合同8.唯一;终身不变9.姓名;生日;家庭住址;自己;家人10.一致的;权利;义务三.判断题1.√2.×3.×4.√\n5.√6.√7.√8.√9.×10.√ 四.连线题1.如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如果没有法律,上面这些地方可能就会一片混乱,没有秩序,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件。2.(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4.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5.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和日期。\n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以上事例分别说的是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知情权、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权和知情权;人权保护事例:我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去浏览政府信息,还给市长打热线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八.综合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