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A.劳动法B.刑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2.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在马路上我们要遵守(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下列( )单位属于国家机构。A.学校B.监察委员会C.医院D.银行4.( )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A.2008B.2009C.20185.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B.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C.都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n6.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李豪拿到身份证了,终于正式成为中国公民了B.表哥要出国留学两年,真遗憾,从此就不是中国公民了C.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的小丽看着刚出生的妹妹,很高兴家里又多了一个中国公民D.隔壁王叔叔犯罪坐牢,就不再是中国公民了7.下列行为不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六(1)班学生林林主动擦扶老奶奶过马路B.小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C.大学生小王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D.服装店老板李军不愿纳税8.下列法律中最权威的法律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9.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0.饲养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隐私权\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2004年,( )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道德、纪律、法律三个行为规则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3.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 )。5.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 )。大到国家的( )生活,小到个人的( )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6.纪律、( )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法律具有( )和( )。7.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 )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9.外国人或( )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10.树立( ),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 )和( )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 )的根本依据。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的法律,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4.犯罪后被判刑,也不会失去公民身份。( )5.到其他国家旅游的中国人不属于中国公民。( )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等信息,要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7.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8.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9.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10.纪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正常的生活。(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n升旗时师生一起唱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学校门口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不同年龄身份证有效期限不同,请你连一连有效期5年 26——45周岁有效期10年 16——25周岁有效期20年 46周岁以上长期有效 未满16周岁的公民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2.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3.居民身份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你知道身份证上有哪些个人信息吗?4.法律和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小学生,简单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5.有人坐完火车后就随手把火车票扔掉,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n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请你以“我是中国公民”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我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身份取得的方式有哪些?请把你的了解写下来吧。(2)我骄傲:除了体育领域,还有哪些领域的成就让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做与自豪呢?请列举你最熟悉的两个领域的成就,表达你的自豪之情。(3)我担当: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如果你到了外国,你会怎么做呢?请写出你的行动计划。(至少3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C2.B3.B4.A5.A6.C7.A8.A9.B10.A二.填空题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3.权利;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义务5.公共秩序;政治;家庭6.道德;强制力;权威性7.法律武器;依法维护;法律援助8.配合;法定义务9.无国籍10.宪法权威;权利;义务;行动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有效期5年----46周岁以上;有效期10年----16——25周岁;有效期20年----26——45周岁;长期有效----46周岁以上五.简答题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3.身份证上有身份证号码、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等。4.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5.不对。因为从火车票与身份证相连,票上有很多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其它违法活动。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如图:\n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2)①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②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3)①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②遵守当地法律;③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