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复习提纲4新人教版第一节东南亚一、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1.位置:纬度范围:10°S—23.5°N之间,大部分地区在热带。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位置。2.领土组成: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3.34页活动2和3题(加强读图)4.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5.水文特征——中南半岛:上游流经山区,水力资源丰富。进入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湄公河三角洲,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湍急。6.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中南半岛及其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马来群岛大部分及其马来半岛的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二、马六甲海峡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处在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2.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日本称其为“海上生命线”)3.东南亚著名海港:新加坡港,花园城市,经济支柱: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4.36页活动1.2.3.4题(加强读图识图)。5.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注入太平洋。三、富饶的物产1.主要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首位)。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橡胶原产地: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产量占3/4,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产量居前三位。菲律宾: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2.矿产:石油和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居世界第一位。四、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占比重大,我国侨乡:广东和福建。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第二节南亚一、南亚次大陆(读图)1.位置:纬度范围:10°N—30°N之间,大部分地区在热带。5\n海陆位置:北临亚洲、南邻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邻阿拉伯海。2.南亚主要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二、三大地形区(读图)1.南亚地形特点:自北向南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2.河流:印度河:发源于西藏,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三、一年分三季4.南亚旱涝灾害成因: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不一,降水季节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当西南季风来的早,去的晚,风力强,容易发生涝灾;反之,发生旱灾。5.南亚农作物的分布:水稻: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地区。三、宗教与社会1.主要宗教及其分布: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印度和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国教)、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2.印度的建筑奇迹:泰姬陵。四、人口与经济1.总人口13亿,印度最多,超过10亿。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2.南亚主要工业部门: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部门。3.印度主要矿产:煤、铁资源。4.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电脑软件业居世界第二位。5.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和印度的钢铁工业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新德里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的首都。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新技术中心。第三节西亚5\n4.西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及沙漠中的绿洲上。灌溉农业区: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三、阿拉伯国家1.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2.西亚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四、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石油的地位:是世界上石油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2石油主要输往地区:西欧、美国、日本。3.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4.重要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5.西亚石油的三条输出路线:A、到西欧、美国去的最便捷的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B、到西欧、美国较远的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C、到日本去的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6.西亚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出油多、油质好。7.世界第一和二大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8.西亚石油开采完的出路:发展牧业、农业、水果业、加工业和旅游业等。第四节欧洲西部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纬度范围:36°N—71°N之间,大部分在北半球西风带内。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北临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南邻地中海。2.欧洲西部面积500万平方千米,国家30多个,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因此欧洲西部突出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3.能在图上找出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等。记住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首都。4.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25个成员国组成,他们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二、雄厚的经济实力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首位。2.工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工业地带密集。3.农业特点:生产力水平高,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较好。(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农牧业发达。)畜牧业发达: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牧场广布;传统的饮食习惯。4.交通运输业:形成庞大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运和航空都很发达。5.特色产业:课本55页阅读材料。三、繁荣的旅游业1.主要的旅游资源:见课本55-56页2.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旅游国。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冰雪世界5\n1.位置及范围: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2.矿产:北极地区主要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还有淡水资源。南极地区主要资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淡水资源。3.气候:南极地区:酷寒、烈风、干燥(“世界风极(风库)”“白色荒漠”“冰雪高原”)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高,降水比南极地区多,风力不如南极地区强。4.代表动物:北极地区:北极熊。另有北极狐、海豹等。南极地区:企鹅。另磷虾。5.北极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二、极地科学考察1.考察站:南极地区主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80°22’S,77°21’E)北极地区主要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2.南极科学考察最佳时间:11月—次年3月,原因: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3.为什么在南极地区发现煤?煤的形成需要湿热的环境和茂密的森林,南极地区曾经处在纬度较低的地区,有湿热的环境和大片的森林,南极地区之所以有煤,是大陆漂移的结果。4.上海到中山站的海上航线: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一、地跨两洲1.位置:纬度范围:22°N—3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2.领土组成:包括非洲东北部绝大部分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3.在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亚历山大、纳赛尔水库、阿斯旺高坝。4.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路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5.埃及87%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二、沙漠广布1.埃及的地形特点:沙漠广布。(沙漠王国)2.埃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和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三、文明古国1.埃及旅游业发到的原因:埃及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2.埃及主要的旅游资源: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卢克索等。分布:沿尼罗河分布。乘船游览。四、发展中的工农业1.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2.埃及主要农业区: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5\n3.埃及生产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4.尼罗河对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底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长廊。5.埃及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