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6天 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考点一 区域特征基础再现1.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正确掌握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有助于从整体上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其中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突破口,如下图所示:2.区域差异的分析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图所示:6\n但区域的比较不要面面俱到,而要先找到最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技法提升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可以推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2)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3)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考前押题下图为“某国土地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制约该国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光照2.该国应该( )A.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种植B.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立足国情推进乳畜业发展6\nD.开发冰川水缓解水源不足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国家苔原、冰盖广布,说明这个地区热量不足。第2题,该国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粮食种植,A错误;热量不足,太阳能不丰富,B错误;开发冰川水成本太高,再者该国水资源不一定欠缺,D错误;热量不足可以种植牧草,从而发展乳畜业,C是图示国家可以发展的方向。下图是甲、乙两幅区域图。读图,回答3~5题。3.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4.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下列为了延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并且退耕还湖5.关于甲、乙两地所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甲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答案 3.C 4.D 5.B6\n解析 第3题,甲属于我国南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五大湖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第4题,为了延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A项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只是暂时性的缓解。B项主要是针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C项主要是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第5题,甲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考点二 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再现1.“3S”技术的分工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物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GIS则是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平台。2.集成功能GPS与GIS的集成可用于环境动态监测、自动驾驶、环境管理等方面。GPS与RS的集成可用于自动定时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环境灾害预测等方面。RS与GIS的集成可用于全球环境变化监测、空间数据自动更新等。3.“3S”技术的应用选取技巧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概念及相互关系,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系图片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等人的活动。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是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经过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6\n考前押题(2022·厦门双十中学模拟)2022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宣布,根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42°S,92°E)“终结”。此时该海域风大浪高,多恶劣天气,给海上搜救带来极大困难。据此完成1~2题。1.获取卫星分析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RS和GPSC.GPS和GISD.RS和GIS2.该海域此时多恶劣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南风B.暖湿气团影响强烈C.盛行东北风D.温带气旋活动频繁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利用卫星获取海域精确位置,使用GPS,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需要用GIS;而RS不能精确定位。第2题,该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多温带气旋,导致多阴雨天气;而受单一气团影响的地区多晴朗天气。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GISB.乙是RSC.丙是RSD.甲是GPS4.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答案 3.AB 4.BC6\n解析 第3题,甲能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为GIS;乙能提供影像,说明乙为RS;丙提供定位信息,说明丙为GPS。第4题,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及运钞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