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2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15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新人教版1.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从材料中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③传播基督教 ④扩张的方向是南非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A。根据“西方人……手中拿着《圣经》”变为“我们手中拿着《圣经》”可知,③正确;由“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可知,①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干的“原因”。2.说起“他”,人们从不吝惜赞美之辞——伟大的旅行家、开辟新航路的指明灯。也有人认为他“一本行记引来了强盗”。材料中的“他”是( )A.马可·波罗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选A。本题关键信息是“旅行家”“一本行记”。由《马可·波罗行记》引发的“寻金热”可知,“他”是指马可·波罗。3.1493年“他”第一次航海归来,天主教教主在巴塞罗那欢迎“他”凯旋。为纪念该事件,1886年建造了纪念碑,“他”( )A.为以后开辟到亚洲的航路奠定了基础B.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C.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解析:选C。根据时间信息“1493年”和关键信息“巴塞罗那欢迎‘他’凯旋”可知“他”应该是哥伦布,哥伦布的重大贡献就是发现了美洲大陆,故选C。4.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B.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C.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D.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解析:选A。根据所学,18世纪荷兰经济迅速衰落的原因有: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对外贸易极不稳定,商业缺少有力的支持;在国外竞争中受到严重打击,削弱了实力。据此最主要的应是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选A项。5.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B.枪支、玻璃等C.黄金、黑奴等4\nD.茶叶、丝绸、瓷器等解析:选A。本题考查三角贸易。③的方向是从美洲运往欧洲,美洲特产玉米、烟草,掠夺金银,故选A。C项应是②,B项枪支、玻璃等应该是①④⑥均可,D项应该是⑤,B、C、D三项均可排除。6.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城市出现B.新的国家独立C.新的民族诞生D.殖民扩张解析:选D。因为这些名字都是欧洲原有的,然而殖民者到了美洲之后,因为对故乡的思念或景象的相似,把美洲的地方加个“新”然后命名,这直接反映了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扩张。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它不像后来的英国,不知道怎样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那种有系统的榨取,也不知道怎样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而是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当然,这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材料2: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作用甚至破坏作用: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上升,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样对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都奔向美洲去做发财梦,相应的忽视了发展国内工业。材料3:西班牙国内工业落后,再加上它的航运落后……结果在对美洲贸易中,荷兰、英国商人排挤了西班牙……其原因主要在于:西班牙对于美洲……的榨取,使得西班牙的半封建的、以土地为基础的贵族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改组成为不必要的了。——均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1,指出西班牙对美洲的主要掠夺方式,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掠夺对欧洲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美洲贸易中,荷、英排挤了西班牙的原因。解析:第(1)问方式从材料1中归纳答案,根据“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即可作出判断;原因从材料中归纳即可。第(2)问要注意限定,既要根据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造成通货膨胀,忽视国内工业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3)问要从材料中概括,同时注意运用所学知识,两者对比即可得出原因。答案:(1)方式:直接抢劫掠夺殖民地财富。原因:美洲金银矿产丰富,西班牙经济发展落后,不足以向殖民地输出工业品。(2)殖民掠夺的金银大量涌入欧洲,造成通货膨胀;西、葡没有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而主要用于消费,因此西、葡两国逐渐衰落。而荷、英、法等国将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3)荷、英工商业发达,又将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用于国内生产,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西班牙却将财富用于消费。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传播宗教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4\n解析:选A。由“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可知,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A项正确;由题干中材料无法得出B、D两项的结论,排除;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以寻找黄金是欧洲探险家的主要目的,C项错误。2.18世纪法国某地理学家如此评论地理大发现:“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此处“伟大的发现”是指( )A.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美洲新大陆的发现B.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C.达·伽马船队开辟到达印度的航线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解析:选B。题干中“错误”是指哥伦布至死都认为西航所到达的陆地是印度。本题易错选成A项,哥伦布的航行得到的是西班牙王室的支持。3.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解析:选D。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解读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欧洲人认为美洲是野蛮之地,不存在文明,因此也就不存在文明相遇,他们去美洲是传播文明的,也就不存在侵犯,故排除B、C;在美洲人看来,欧洲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是侵犯,侵略者是野蛮人,没有文明可言,故排除A;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开始汇合,逐步打破了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答案为D。4.(2022·佛山高三质检)某学者写道:“拿意大利来说,……(16世纪后)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荷兰的崛起B.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主地位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6世纪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经济逐渐衰落,逐渐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荷兰崛起于17世纪,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主地位是18世纪中期,故排除A和D。C项并非是使意大利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的原因。故选B。5.(2022·南京调研)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解析:选C。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两国早已存在的矛盾激化,不久接连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C项正确。1588年被英国打败的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东印度公司成立与英荷矛盾无关,18世纪中期被英国打败的是法国,故排除A、B、D三项。6.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述言论反映了马克思的哪些观点( )①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②认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③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A.②③B.③④4\nC.①②D.②④解析:选A。根据“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掠夺”可知①错误,②正确。根据“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可知③正确,在材料中马克思并没有论述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殖民地产生的积极影响,④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材料2: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第(1)问先要清楚“哥伦布交换”的内容应该包括物种的交流、市场的扩大、文明的交流、疾病的扩散,然后针对内容分析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2和所学史实加以归纳;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回答其“影响”。答案:(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2)主要内容: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直接影响: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