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晴隆四中期末复习试题七年级地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而形成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而形成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而形成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而形成2.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A.华尔B.贝当C.魏格纳D.呢科夫斯基2022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之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兰4.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5.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地图B.江苏省地形图图C.宿迁市地形图D.骆马湖风景区导游图6.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A.板块内部B.大洋的沿岸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7.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21ºW,60ºNB.0º,26ºNC.180º,17ºND.19ºW,15ºS8.日本多火山、地震,有“地震国”之称,主要原因是()A.受太平洋影响B.日本国土面积太小,稳定性差C.工业发达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9.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形成了()A.家庭B.城市C.乡村D.聚落10.下列哪两条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A.0°和90°B.20°W和160°EC.90°W和180°D.20°E和160°E读下图“某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所示半球是A.南半球B.北半球C.西半球D.东半球12.甲地的纬度为0°,经度为A.70°EB.90°EC.90°WD.110°W1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成为“黑非洲”的原因是()A.大量动物的颜色为黑色B.盛产黑芝麻等C.90%以上的人口是黑色人种D.土地肥沃、呈黑色14.北京的小林准备圣诞节来南京玩,他想查阅南京在哪里,他需要查找的地图是();出发前,他还想知道南京主要的景点,他应该查阅的地图是()A.中国政区图B.南京市地图C.南京地形图D.南京交通旅游图1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国家有()A.加拿大B.美国C.俄罗斯D.日本16.北回归线的纬度是()A.30°B.23.5°C.60°D.66.5°3\n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三、连线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四、填表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五、判断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题型注释)17.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15分)图1图2(1)影响③④⑤三种气候类型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2)影响③⑥⑦三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一般来讲,沿海受海洋来的水汽影响降水_________________,而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____。(3)B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D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4)ABCD四地降水量在时间上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气温分布特点判断可知,该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____带(温度带)。(5)连线题:将图2中四种气候类型的英文代码与其对应的图1中序号正确连接。图1图2①A②B③C④D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材料一中国地图材料二2022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世界,中国政府决定加大国内投资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开工建设“沪昆”高速铁路。(1)李明同学听说纬度越高的地方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如果他想去我国黑夜最长的地方,最好去ABCD四省中的省区(填字母)。(1分)(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省区(填字母)。(1分)3\n(3)“沪昆高速铁路”中的“沪”指的是图中的(填数字);“昆”指的是图中的(填数字)。(2分)(4)M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也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家住山南汉中市(图中③)的刘丽同学春节期间到山北西安市(图中④)看望姑妈,她发现西安与她的家乡有很大差异,你知道有哪些差别吗?(列举三项即可)(3分)1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3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是由亚欧板块和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相对运动,造成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巨大山系;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它们都位于____________地震带上;绝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板块;下列有关板块说法错误的是();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B.全球被六大板块所覆盖C.世界高大山系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D.板块的内部也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区20.(15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D处的地形为,F处的地形为。(2)甲山的海拔是米,乙山的海拔是米,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米。(3)攀岩、蹦极活动一般在陡崖处进行,因此应选择图中的处。(4)由D处到甲山与由B处到乙山相比,比较省力的是,判断的理由是。21.读图与绘制。某同学在做地理作业时,只完成了一部分。请你帮助他完成余下的作业。(6分)(1)请根据数据补充完整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2分)(2)该地气候类型为气候,气候特点为:(3)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沿岸地区,此地适合发展业。22.读“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A.E两大洲的分界线是;B.C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填字母)。(2)D大洲的居民以人种为主。(3)下列地区中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A.D大洲B.A大洲东部和南部C.F大洲D.B大洲东部(4)三大宗教中,教主要分布在B大洲、D大洲和F大洲。(5)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分布在A.C.E三个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23.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3)当地球运动到___________位置时,北半球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3\n是(节气),大约是____月____日前后。(4)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___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重要纬线),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_______。24.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20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地降水分布。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2)亚欧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C.D.E三地降水最少的是。(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F、H两地降水最多是的。25.读材料和世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图中字母所示)(1)A国是;C国为热带季风气候,此时盛行季风(图中箭头表示风向).(2)“金砖五国”中领土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填名称);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的是(填名称);既跨两大洲,又跨东西两半球的是(填字母).(3)我国上海钢铁工业基地从D国进口优质铁矿石的轮船,依次经过大西洋、运河,太平洋,最后到上海.(4)与D相比,A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5)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被(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6)属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是(填序号),该国有闻名世界的(建筑)26.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地.(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是气候.3\n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碰撞挤压形成的,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2.C【解析】试题分析: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魏格纳。牛顿提出地球引力,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考点:该题考查大陆漂移。3.C4.C5.D【解析】试题分析:3.选用地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如题目中的小军去烟台探访同学选用地形图是不对的,因为地形图显示的是当地地形状况,不能看出交通路线及旅游景点等方面的内容,故选C.4.一般地图所使用的图例都有根据的,如A所示有弯曲的线,还有像一个袋子一样的,表示的是河流,而B所示黑白相间,且一节连着一节,表示铁路,C图表示的是省界线,国界线还应该在线段中加点,D所示中有一个三角形,像是人为地修建一个这样储水的地方,就表示水库了C.5.同样图幅的地图,比列尺越大,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小,但是代表的内容越详细,所以如题目所说,世界政区图是范围最大的,所以内容最简略,江苏省地形图是范围第二大,所以内容又较为详细,只有骆马湖风景区导游图表示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则是最详细的,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图运用的有关知识.6.C【解析】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故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本题选C。7.C【解析】试题分析:只要某个地方的纬度是北纬的,那此地一定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位置是位于160°E-20°W之间,只有A和C符合条件,而低纬度是位于0°-30°之间,所以只有C是正确的,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半球、纬度的判断。8.D【解析】试题分析:\n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日本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考点:板块运动。9.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一起,而形成的较固定的生活场所,这就是聚落,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知识.10.B【解析】试题分析:每一条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经度的度数相加等于180°,但方向相反,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经线的有关知识。11.C12.D【解析】试题分析:11.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的半球称为西半球,另一半则是东半球,据图所示半球可以看到南、北美洲及北冰洋和南极洲,故所示半球为西半球,本题选C。12.据上题可知该半球为西半球,而70°E、90°E位于东半球,排除AB,而110°W经线从北美洲中部穿过,90°W从北美洲东部,南美州西部通过,故本题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13.C【解析】试题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所以被称为“黑非洲”,是因为这里90%以上的人都是黑色人种,与动物、植物及土地无关,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14.AD【解析】试题分析:小林想找南京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政区图,因为政区图是反映各种行政区划的地图,想找主要景点,应该选择南京交通旅游图,因为旅游图反映的是各个景点的分布。故选A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应用。15.D【解析】试题分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国家有:日本、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故选择答案D.考点: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16.B【解析】试题分析:\n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和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范围,其值等于23.5°,因此回归线的度数就为23.5°;30°为中低纬度的分界线;60°为中高纬度的分界线;66.5°为极圈,故本题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17.(1)纬度位置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2)海陆位置较多较少(3)炎热干燥温和多雨高温多雨寒冷干燥(4)A热(5)\n【解析】试题分析:(1)③④⑤地主要是纬度差异,所以影响③④⑤三种气候类型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2)③⑥⑦主要是海陆位置的差异,影响③⑥⑦三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一般来讲,沿海受海洋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而内陆地区降水较少。(3)B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ABCD四地降水量在时间上变化最大的是A,根据气温分布特点判断可知,该气候类型分布在热带(温度带)。(5)根据资料图判断:A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度海洋性气候,D为温度季风气候。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连线。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的判读;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点评: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根据分布规律判断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应熟悉“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判读方法。18.(1)B(2)A(3)②①(4)一月份0度等温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注意填字母,不要写成省区名称。在我国地图上越靠北的地方纬度越高,所以应该去B省区黑夜最长。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即A省区。沪是上海市的简称,指的是图上的②,昆指的是云南昆明,图中的①。据图上山脉位置和题目描述可知,该山脉是南北分界线秦岭,它是一月份0度等温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等考点:本题考查省区分布,及南北方差异。19.(1)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板块;(没有顺序要求)(2)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没有“环”不得分)(3)太平洋板块\n(4)D【解析】试题分析: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相对运动,造成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巨大山系;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都是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它们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全球被六大板块所覆盖;世界高大山系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的内部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考点: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知识。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六大板块、红海扩大、地中海、太平洋缩小的原因等知识。20.(1)鞍部、山谷(2)678、620、58(3)B(4)D处到甲山坡度较缓,且无陡崖【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D处在两座山之间的低洼处,F处的等高线是弯向高处,说明其地势要比旁边的更低,是山谷地形。(2)从上图可以看出,甲山的海拔是678米,乙山的海拔是620米,两座山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座山的海拔相减,所以得出58米。(3)攀岩、蹦极这样的活动,要选择在陡崖处,而从地形图看,陡崖是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在图中只有B处是陡崖。(4)从图上可以看出B处往乙山较陡,且有陡崖;故D处往甲山比较省力。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21.(1)略(2)地中海;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3)地中海、瓜果【解析】试题分析:(1)从表格中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可知,沿着前六个月的数据,再把后6个月的数据描绘上去即可。(2)由表格中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知,该气候是气温高的时候,降水少,而气温低的时候,降水多,是冬雨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3)由上题可知,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分布最明显的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种气候适合发展种植瓜果,因为瓜果在成熟期需要光照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考点:本题考查地中海气候的有关知识.22.(1)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F(2)白色(3)C(4)发展中、快【解析】试题分析:\n(1)由图可知,A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E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非洲,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位于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B是北美洲,C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大洋洲是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向。(2)由图可知,D大洲是位于亚洲西北方向的欧洲,欧洲主要是以白色人种为主。(3)世界上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的东部,而F大洲人口稀少。(4)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A.C.E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亚洲除日本外,其余全是发展中国家,非洲和南美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较快。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轮廓图.23.(1)地球的公转一年(2)逆时针旋转(图略)(3)B夏至622(4)C赤道相反【解析】试题分析:(1)本图表示一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365天或一年;(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3)当一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中国昼夜长度不等,此时为夏季;(4)由于一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考点:地球的公转24.(1)很不均衡多少A(2)多少D(3)多少H【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可知: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B两地中,A地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烈,空气盛行强烈的上升运到,多对流雨;而B地纬度较高,降水少。(2)世界降水分布: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据图可知:C.D.E三地中,D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对其影响小,因此降水最少。(3)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据图可知:F、H两地中,F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而H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这里形成季风气候,降水最多。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5.(1)A国是俄罗斯;西南季风(2)南非;巴西;A(3)巴拿马运河(4)纬度高,气温低(5)日本\n(6)C,泰姬陵【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图中A国是俄罗斯,B国是中国,C国是印度,D国是巴西,E国是南非,从图中可以看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是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故A国是俄罗斯,印度此时盛行西南季风。第(2)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国中全部位于赤道以南的是南非,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非,五国中被赤道穿过的是巴西,所以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所以五国中既地跨两大洲、又地跨东西半球的是俄罗斯,故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非,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俄罗斯既地跨两大洲,又地跨东西半球。第(3)问,我国上海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依次经过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最后到上海,故必须经过巴拿马运河。第(4)问,俄罗斯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热量不足,而巴西主要位于赤道附近,热量充足,故俄罗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高、气温低。第(5)问,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大量的石油需要从中东进口,从中东进口石油运往日本,最便利的路线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第(6)问,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印度著名的文化古迹是泰姬陵,故人口第二的大国是印度C,该国著名的建筑是泰姬陵。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金砖五国不同的地理特征。26.(1)甲、乙(2)乙(3)C(4)温带季风气候【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甲图表示的气候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乙地的最低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乙地,变化辐度小。(2)从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而且降水的变化辐度更小。(3)由两地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这两种气候都是季风气候,降水都不均匀。(4)由图可知,甲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