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2年上学期瀛海学校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2.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银河系B.总星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3.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恒星和行星B.卫星和彗星C.流星体和星云D.恒星和星云2022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5.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6.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石⑥流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每年10月4日—10日为世界空间周,以此庆祝空间科学技术对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A.金星凌日B.火星凌日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8.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9.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地球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A.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11.读地球所处天体系统简易层次图,正确的判断是:()A.①是总星系B.②是太阳系C.③是河外星系D.⑤是地月系1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火星的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总星系13.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14.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与太阳能无关B.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与耀斑C.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日冕、色球、光球D.太阳离地球远,太阳活动对地球没什么影响“万物生长靠太阳”,确实太阳对于我们以地球为家园的人类来说是太重要、太熟悉、太亲切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太阳能量来源于()A.外部核聚变B.内部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16.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是()A.风能发电B.利用煤炭取暖C.地热发电D.太阳能热水器2022年11月30日媒体报道,“太阳活动极小期要到2022年才会到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此可推断上一轮太阳活动极小期为()A.2022年B.2022年C.2022年D.2022年18.强烈的太阳活动所产生的高能粒子扰动电离层,影响()A.全球气候变化B.手机通信C.极光产生D.磁针指向19.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1904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发现,以太阳表面纬度为纵坐标,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太阳黑子分布图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黑子()3/3\nA.温度比周围太阳大气温度更高B.在太阳表面的纬度分布有规律性C.出现在太阳大气圈色球层上D.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21.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A.24小时B.1年C.11年D.76年22.“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A.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B.极光现象范围扩大到中低纬度C.地球磁场受干扰,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D.干扰电离层,引发磁暴现象发生《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G是()A.色球层B.光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24.材料中提到的“黑气”,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指的是()A.太阳黑子B.太阳耀斑C.日珥D.日冕物质抛射25.剧烈太阳活动使太阳风变得强劲,日冕物质抛射的带电粒子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发电增产C.生活能耗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28.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在他到达地心前,依次穿越过的是( )A.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B.地壳—地幔—地核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壳—地幔读下图“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B.P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且速度较慢C.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附近的海轮先受到P波影响,再受到S波影响D.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界面上、下两层分别为地幔和地核B.②界面上、下两层分别为地幔和地壳C.岩石圈指的是①界面以上的圈层D.②界面以下圈层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二、综合题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3/3\n(1)八颗行星中,A表示___,D表示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行星。(2)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写行星名称)(3)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向___,呈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性和___性。(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4)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_____)(2分)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5)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⑴图中A.、B、C三层次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层、层、层。⑵用图中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层,太阳风出现在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年。⑶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层。⑷试阐述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3分)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界面。C代表__________,它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__组成。(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速度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4)E层的上部存在一个__________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G层叫__________。岩石圈的范围是__________。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