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文(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则()A.B.C.D.2.复数()A.B.C.D.3.已知向量,,,则()A.B.C.5D.254.函数在处导数存在,若:;:是的极值点则()A.是的充分必要条件B.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的必要条件C.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的充分条件D.既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5.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则()A.B.C.D.10\n6.设则()A.B.C.D.7.已知ω>0,0<φ<π,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ωx+φ)图像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φ=()A.B.C.D.222正(主)视图22侧(左)视图俯视图8.平面α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α的距离为,则此球的体积为()A.πB.6πC.4πD.4π9.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第10题图)D.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A.3B.4C.5D.611.设F为抛物线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交于C于两点,则=()A.B.12C.6D.10\n12.函数在上单调,则a的取值范围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14.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15.设x,y满足的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16.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为,前项和为,当且仅当时取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_________.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等比数列{an}中,a2=3,a5=81.(1)求an;(2)设bn=log3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10\n(1)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2)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3)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概率。ABCDP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1)求证:PC⊥B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顶点为A(2,0),离心率为,直线与椭圆C交与不同的两点M,N(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当△AMN的面积为时,求k的值10\n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的图象在与轴交点处的切线方程是。(I)求函数的解析式;(II)设函数,若的极值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函数取得极值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四、请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本小题满分10分)2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CE⊥AB于E,BD交AC于G,交CE于F,CF=FG.(1)求证:C是弧BD的中点;(2)求证:BF=FG.23.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6cosθ,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R),曲线C1、C2相交于A、B两点.(1)把曲线C1、C2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求弦AB的长度.24.已知函数-(1)若不等式≤3的解集为-1≤≤,求实数的值;(2)在(1)的条件下,若≥对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0\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文科)期考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三、解答题18.解:(1)样本中男生人数为40,由分层抽样比例为10%估计全校男生人数为400.(2)由统计图知,样本中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学生有14+13+4+3+1=35人,样本容量为70,所以样本中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频率故有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0cm之间的概率(3)样本中身高在180~185cm之间的男生有4人,设其编号为①,②,③,④,样本中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男生有2人,设其编号为⑤,⑥,从上述6人中任取2人的树状图为:10\n故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的所有可能结果数为15,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可能结果数为9,因此,所求概率20.解:(1)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2)由得.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则,,,.所以|MN|===.由因为点A(2,0)到直线的距离,所以△AMN的面积为.10\n由,解得.(II)因为令当函数有极值时,则,方程有实数解,由,得.①当时,有实数,在左右两侧均有,故函数无极值②当时,有两个实数根情况如下表:+0-0+↗极大值↘极小值↗所以在时,函数有极值;10\n当时,有极大值;当时,有极小值;……………………12分四、选答题(10分)23.解析:(1)曲线C2:θ=(ρ∈R)表示直线y=x,曲线C1:ρ=6cosθ,即ρ2=6ρcosθ.∴x2+y2=6x,即(x-3)2+y2=9.(2)∵圆心(3,0)到直线的距离d=,r=3.∴弦长AB=3.10\n=3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