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自理我能行<br />——心理健康教育课<br />【活动设计】 <br />俗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患有“情感<br />冷漠症”,有不少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汲<br />取”的“冷漠一代”!拒绝感恩已经成为一种可怕的道德癌症,让人们对善良变<br />得麻木,对付出变得冷漠!此外,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br />对孩子过份宠爱,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孩子<br />变得过于依赖父母,没有掌握最起码的生活技能。学生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br />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br />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努力让学生<br />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和自然…… <br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的作<br />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问卷调查、写爱心卡等多种形式,让学<br />生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理,从小学会感恩,学会自理,以良好的品行、<br />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让心灵更美、生存空间更宽。 <br />【辅导目的】 <br />1、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增强感恩意识,激<br />发感恩之情。 <br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努力学习,回报社<br />会。 <br />3、拓展延伸,学会感恩身边的一切。 <br />【辅导重点】 <br />了解父母,认知父母,懂得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br />【辅导难点】 <br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br />【辅导形式】 <br />情景体验、活动实践、讨论分析、交流体会 <br />【辅导时间】 <br /> <br />40分钟 <br />【辅导准备】 <br />PPT课件,图片,视频、问卷调查,爱心卡等道具。<br /> 【辅导步骤】 <br />一、课前热身:一起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br />设计意图:《感恩的心》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它要表达的就是感谢生活中<br />众多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事。上课前让同学们做一做这套手语动作,目的是让学生<br />初步感受爱,由此引入课题《感恩自理我能行》心理健康教育课。 <br />二、感知爱——感受亲情,表述亲情。 <br />1、欣赏亲情图片,谈体会。 <br />2、小组交流:在小组里分享一件爸爸/妈妈为你做的让你难忘或感动的事。 3、<br />个别学生汇报。 <br />4、看短片《感谢父母》: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br />5、出示故事《灾难瞬间》:体会在灾难来临之时,父母为了我们,愿意奉上自<br />己的性命,从而再一次印证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深。 <br />三、回报爱——体会亲情,回报亲情。 <br />1、举手调查《爱“您”有几分》:通过调查让孩子们明白我们对父母的爱远不<br />如父母对我们的爱。 <br />2、看短片《一张账单》:<br />小组合作辩一辩片中的小男孩错在哪?为什么? <br />3、《自理能力大比拼》:看看谁的自理能力最棒。 <br />4、写爱心卡,贴感恩树。:写下你想对他(她)感恩的话,让我们的感恩树开<br />满鲜花! <br />5、感恩方法大奉献。 <br />四、活动结束。 <br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比山高,比海深,我们无以为报,但<br />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对他人的一种无声的感激。<br />常怀感激之心,学会自理,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愉快,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美丽。<br />让我们心怀感恩的心,唱响感恩的心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