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策略研究 <br />任炜东 2012.3 <br />一、摸清复习基础 <br />学生的实际是组织二轮复习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复习方案。 <br />案例:从第一学期统考中两所学校成绩的对比谈复习方案的制定。 <br />依据两所学校的成绩请给A中学提出备考建议 <br />单位 <br />平均分 <br />优秀率 <br />良好率 <br />及格率 <br />低分率 <br />A中学 <br />70.76 <br />13.62 <br />56.34 <br />80.75 <br />2.35 <br />B中学 <br />69.25 <br />15.93 <br />48.35 <br />73.63 <br />1.65 <br /> <br />O <br />例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分别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时弹簧是水平的,若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形变量为 <br />A. B. C. D. <br />(A校 0.414 / B校0.442 ) <br />例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r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br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正电 <br />( A校0.599 / B校0.739) <br />二、解读能力标准 <br />系统研究学科能力,力求培养能力有系统、有步骤、有层次、有针对性。 <br />关于物理学科全国考试大纲和北京市考试说明中关于物理学科能力考查的比较。 <br /> <br />物理学科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能力的高低,但不把知识与能力作简单对应。北京市高考说明把考查的五种能力划分基础的和较高的两个层次,明确了十五项要求。基础层次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较高层次的能力包括“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全国大纲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表述分散到新的五种能力的分类表述当中。使得对能力的认识更加清晰、明确,课程标准中的能力要求具体化,更便于理解和把握。注重对课程标准所突出强调的学习、应用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br /> <br />理解能力 <br />推理能力 <br />实验能力 <br />分析综合能力 <br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br /> <br /> <br />理解能力 <br />推理能力 <br />实验能力 <br />应用能力 <br />探究能力 <br /> 全国 北京 <br /> <br />基础层次 <br />较高层次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全国版 <br />北京版 <br />理解能力 <br />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br />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br />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br />理解能力 <br />指理解知识的意义,把握物理情景的本质特征,并能将知识与情景联系起来的能力。 <br />1、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其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br />2、根据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特点,正确选用物理量描述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br />3、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br />推理能力 <br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br />推理能力 <br /> <br />指根据给定的情景,利用已知的知识、方法,针对问题进行逻辑推断、归纳和论证,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br />1、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正确推断,明确物理状态的存在条件,定性分析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 <br />2、根据具体问题,运用数学手段和方法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运算、估算、论证和判断,并把推理过程和结果正确地表达出来。 <br />分析综合能力 <br />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br />应用能力 <br /> <br />1、将较简单的实际情景抽象为与之对应的物理情景,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和过程,找出相关条件和主要因素。 <br />2、将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br /> <br /> <br /> <br />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br />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