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 <br />【2013考纲解读】 <br />功、能、能量守恒是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和焦点,也是广大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难点之一.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主线.它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考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功、能、能量守恒可谓高考物理的重中之重,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物理试卷中.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功、能、能量守恒考查的特点是: <br />①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内容极丰富,多次出现综合计算; <br />②题型全,不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方法上看都极易满足理科综合试题的要求,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知识综合运用,在高考中所占份量相当大. <br />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我们认为:2013年对功、能、能量守恒的考查重点仍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br />【知识网络构建】 <br /> <br />【重点知识整合】 <br /> <br />一、求功的方法比较 <br />1.恒力做功的求法 <br />(1)应用公式W=Fscosα其中α是F、s间的夹角. <br />(2)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求功: <br /> <br />此公式可以求恒力做功也可以求变力做功. <br />特别提醒:(1)应用动能定理求的功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功. <br />(2)合外力的功也可用W合=F合scosα或W合=F1s1cosα+F2s2cosα+…求解. <br />2.变力做功的求法 <br />名 称 <br />适用条件 <br />求 法 <br />平均值法 <br />变力F是位移s的线性函数 <br />W=Fscosα <br />图象法 <br />已知力F与位移s的 F-s图象 <br />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做的功 <br />功率法 <br />已知力F做功的功率恒定 <br />W=Pt <br />转换法 <br />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如阻力做功,通过滑轮连接 <br />将拉力对物体做功转换为力对绳子做功,阻力做功W=-Ff·s <br />功能法 <br />一般变力、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br />W合=ΔEk或W其他=ΔE <br />特别提醒:(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br />(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其值为负值,W=-Ff·s相对,且Ff·s相对=ΔE损=Q内能. <br />二、两种功率表达式的比较 <br />1.功率的定义式:P=,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br />2.功率的计算式:P=Fvcos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 <br />(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br />(2)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br />特别提醒:公式P=Fvcosθ在高中阶段常用于机车类问题的处理,此时P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F为牵引力,Ff为阻力,则任一时刻都满足P=F·v,机车任一状态的加速度a= <br /> <br />,当机车匀速运动时,F=Ff,P=F·v=Ff·v. <br />三、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br />1.对公式的理解 <br />(1)计算式为标量式,没有方向性,动能的变化为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br />(2)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整体. <br />(3)公式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br />2.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br />(1)适用范围广:应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单一过程,多过程,恒力做功,变力做功. <br />(2)应用便捷:公式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的细节,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问题,应用时比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方便,而且能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能解决的变力问题和曲线运动问题. <br />【高频考点突破】 <br />考点一 功的计算 <br />功的计算在高中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功的计算问题,要掌握以下三点: <br />1.判断力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