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br />第三课时 <br />一、基础练习 <br />1、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br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br />3、物体的浮沉条件:下沉 F浮 < G ρ液<ρ物 悬浮 F浮 = G ρ液 =ρ物 <br />上浮 F浮 > G ρ液 >ρ物 漂浮 F浮 = G ρ液 >ρ物 <br />4、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可以把它制成空心,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br />二、复习内容 <br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r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br />升力的形成: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为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或举力。 <br />(二)浮力 <br />1、浮力的定义: <br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br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br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br />4、物体的浮沉条件: <br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br />G <br />F浮 <br /> <br />G <br />F浮 <br /> <br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br />G <br />F浮 <br /> <br />F浮 <br /> <br /> <br /> <br />G <br /> <br />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br />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br /> <br />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br />(3)说明: <br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br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br />F浮 <br /> <br />G <br /> <br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br /> ρ物=( V排/V)·ρ液= 2/3ρ液 <br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br />相同: F浮 = G <br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br />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 <br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br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br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br />5、阿基米德原理: <br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br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br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br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br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br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br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br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br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br />7、浮力的利用: <br />(1)轮船: <br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br />m <br />ρ液 <br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