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力与机械 <br />第三课时 <br />一、基础练习 <br />1、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br />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若一动滑轮和所挂的重物的总重是500牛,则所用的拉力F大小是250牛。 <br />l1 <br />l2 <br />F2 <br />F1 <br />二、复习内容 <br />1、滑轮: <br />(1)定滑轮: <br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br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br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r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br />F1 <br />l1 <br />F2 <br />l2 <br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br />的距离SG(或速度vG) <br />(2)动滑轮: <br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br />也可左右移动) <br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br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r />①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br />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 <br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br />(1) 滑轮组 <br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br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r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br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br />滑轮组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br />三、复习过程 <br />例1: (北京)请在图14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br /> <br />例2 (桂林)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 <br />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br />例3 (玉林)如图1所示,表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 (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br /> <br /> <br /> <br />四、堂上练习 <br />五、教学反思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