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br />第三课时 <br />一、复习重点 <br />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 <br />二、复习内容 <br />1、密度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br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br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br />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 <br />原理:ρ=m/V <br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br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br />(1)测固体的密度 <br />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br />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那么固体的体积(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③用公式计算出物质密度。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br />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br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如图1B所示,则,③用公式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br />(2)测液体的密度 <br />㈠ 原理:ρ=m/V <br />㈡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锝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br />3、密度的应用: <br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ρ=m/v) <br /> <br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br />m=ρV算出它的质量。 <br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br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br />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br />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br />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br />三、复习过程 <br />提问:会选用以下那些器材测量密度? <br /> 天平——质量,弹簧称——重力,量筒和水——体积,密度计——密度 <br />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 <br />例1 (陕西理化) (每空1分,共6分)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 <br />石、细线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 <br />(1)实验过程: <br />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 ,调节 使天平平衡。 <br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一1). <br />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一2,读出体积并记录, <br />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 <br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br /> <br />四、堂上练习 <br />五、教学反思 <br /> <br /> <br /> <br /> <br />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