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词 语 <br />一、选择题 <br />(一)词语理解 <br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 <br />禁地欢叫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r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叹为观止。 <br />(赞美舞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br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 <br />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添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br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 <br />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br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r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 <br />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br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 <br />地做好本职工作) <br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 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看着令 <br />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br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br />3、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br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 (味、位)出宁静淡雅 <br />的意韵。 <br />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r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 它们聚 (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 <br />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br />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br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 (至、致),足见他 <br />心胸的开朗、豁达。 <br />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br />D.男排主 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 (斧、釜)沉舟,才有可能 <br />冲出重围。 <br />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br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br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r /> (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br /> B.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讲述给我们。 <br /> (多次、不知疲倦) <br /> C.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r /> (屈辱辛苦地工作) <br /> D.因为旅鼠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br /> (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br />(二)词语运用 <br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 <br />停止暴力行动。 <br />B.近年 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崛起美国篮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 <br />为社会热议焦点。 <br />C. 2012 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 的一触即发的情景是 <br />不会出现的。 <br />D.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 <br />认真的外交对话。 <br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r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br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br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br />7.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br />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 ⑴ , <br />掷地有声;为人有 ⑵ ,豁达淡泊;生命有 ⑶ ,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 <br />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br /> A.质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