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瓶滴眼液有4( )。A.千克 B.升 C.毫升2.如果a×b=c(a,b,c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A.a是b的倍数 B.b和c都是a的倍数 C.a和b都是c的因数3.在100以内,能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最大数是( )。A.95 B.90 C.754.1、3、5都是15的( )。 A.倍数 B.公因数 C.因数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抽屉的拉开 B.汽车刮雨器的运动 C.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 D.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6.从8点一刻到八点三刻,分针转过的角度是( )。A.60° B.90° C.18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2.用数字卡片0、1、2、6组成的四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3.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 )4.在非0的自然数中,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质数就是质因数。( )6.长方体的长扩大2倍,宽和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2倍。( )三.填空题(共9题,共30分)1.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现象叫作( )。旋转时物体的( )和( )和都不改变,只是物体的( )和( )改变了。2.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n3.两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体;最少(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幸运大转盘。指针从“开始”转到“练习本”为顺时针转1格,从“开始”转到“橡皮”为逆时针转1格。(1)指针顺时针转3格可以得到( )。(2)指针逆时针转3格可以得到( )。(3)指针顺时针转5格后,再逆时针转7格,可以得到( )。(4)我想得到( ),需要( )时针转( )格。5.一个长方体硬纸盒,长12cm,宽6cm,高3cm,作一个这样的纸盒需要________平方厘米硬纸板。 6.算一算。5升+600毫升=( )毫升 2升+8000毫升=( )升1升-60毫升=( )毫升 6000毫升-4升=( )升\n7.一袋大米有50千克,用去了总数的,还剩下这袋大米的( );如果吃了千克,还剩下( )千克;如果吃了15千克,吃了这袋大米的( )。8.看图填空。9.你知道吗?据科学家测定,我国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000—3000毫升的水维持体内的平衡,保证身体健康;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除了吃食物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毫升左右的水,也就是应喝相当于2.5瓶矿泉水那么多。我喝水的杯子的容量大约是( ),喝( )杯水大约相当于1升水。每天应该喝( )杯水。四.计算题(共2题,共9分)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1)(2)2.算一算。五.作图题(共3题,共15分)1.按要求在下图中画一画\n①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画出把图形B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1格后的图形。③画出把图形C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④画出把图形D按3: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2.按要求画一画.①将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②将小旗围绕B点逆时针旋转90°.③将平行四边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n3.分别画出图形绕S点顺时针旋转90°和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六.解答题(共5题,共31分)1.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96cm2。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说一说如图中图形A是怎样变换得到图形B的。3.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应如何剪?做一个正方体纸盒,应如何剪?(接头处不考虑),在下面格子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n4.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去年6~12月份平均气温统计表。(1)根据上面数据,完成下面折线统计图。(2)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5.将一根细铁丝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C5.A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旋转;形状;大小;方向;位置2.1;2;43.长方体;8;44.(1)文具盒;(2)笔筒;(3)钢笔;(4)书包;顺;45.2526.5600;10;940;27.;;8.8;169.200毫升;5;7四.计算题1.(1)(10×5+10×8+5×8)×2=170×2=340(平方厘米)\n(2)4×4×6=96(平方厘米)2.;0;五.作图题1.解:2.解: 3.解:如图所示 六.解答题\n1.96÷4÷3=8(厘米)8+3=11(厘米)表面积=(11×8+11×8+8×8)×2=480(平方厘米) 2.通过旋转、平移得到。以O为中心,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个格、向上平移1个格得到B。3.解:长方体体积是:6×2×2=24(立方厘米)正方体体积是:\n2×2×2=8(立方厘米)4.(1)(2)解:观察图可知,甲、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在7月份最高,在12月份最低,乙城市的平均气温下降明显。5.解:30×12=3600(厘米); 答:至少需要3600厘米长的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