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品牌的饮料促销方式如下:甲店打七五折,乙店“满三送一”,丙店“每满100元减30元”。李老师要买30瓶标价9元的这种品牌的饮料,在( )店购买更省钱。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2.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 )首次明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A.祖冲之 B.刘徽 C.华罗庚 D.陈景润3.-5℃比0℃要( )。A.高3℃ B.低5℃ C.低10℃4.下列关系式中,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关系式是( )。 A.y÷x=k(一定) B.x+y=k(一定) C.xy=k(一定)5.六(2)班上学期期末测试数学平均分是92分,如果低于平均分2分记作-2分,那么乐乐的分数是92分,应记作( )。 A.+2分 B.0分 C.-2分 D.无法记6.下面各比,能和0.4∶组成比例的是( )。 A.∶ B.5∶8 C.8∶5 D.∶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 ) \n2.今年的大豆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今年的大豆产量是去年的110%。 ( ) 3.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4.利息所得的钱数会大于本金。 ( )5.所有的正数都大于负数。( ) 6.某校今年毕业360名学生,记作-360名,又招收新生700名,可以记作-700名。 (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0分)1.:0.3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2.某旅游景区有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22℃,记作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4℃,记作________。 3.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谁比0℃低得更多,谁就更________。(填低或高) 4.把5g糖放入100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6.________和________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7.甲乙丙三个数之比是2:3:5,平均数为60,甲是(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9:( )=0.375=( )%。9.一种袋装食品标准净重为500g,质监工作人员为了解该种食品每袋的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食品净重505g记为+5g,那么食品净重498g就记为________g。四.计算题(共2题,共12分)1.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图中数据单位:cm)请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n2.解比例。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面积是8cm2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每个方格代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 2.下面的数轴,我们认识的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相应的点上写出相应的数。六.解答题(共6题,共46分)1.一块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162米,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某商场在五月份进了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甲商品进货价每件40元,乙商品进货价每件60元。如果两种商品都按20%的利润来定零售价.这样当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润940元。(利润是指“销价与进货价的差”。)(1)甲、乙两种商品每件可获利润各是多少元?(2)其中甲种商品进了多少件?\n3.如图是红梅服装厂2021年七月份到十二月份生产服装统计图:(1)西装和童装产量最高的分别是哪个月?最低的呢?(2)童装哪个月到哪个月增长得最快?西装呢?(3)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百分之几?4.某校六年级同学为希望小学募捐了1000支笔,其中铅笔占募捐总数的30%,圆珠笔的数量占总数的15%,共募捐了多少支铅笔和圆珠笔? 5.化肥厂把生产1600t化肥的任务按三个车间的人数比分配,一车间53人,二车间52人,三车间55人。三个车间各应生产化肥多少吨?6.六年级有200名同学,本学期的体育成绩如下图。 (1)不合格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n(2)各个等级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C5.B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2:1;22.22;-4℃ 3.低4.1:215.5:8;6.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7.368.3;6;24;37.59.-2四.计算题1.表面积:3.14×4×4+3.14×8×4+3.14×(8÷2)2×2=50.24+100.48+3.14×16×2\n=150.72+100.48=251.2(平方厘米)体积:3.14×(4÷2)2×4+3.14×(8÷2)2×4=3.14×4×4+3.14×16×4=50.24+200.96=251.2(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2.x=;x=1.5;x=1.5;x= 五.作图题1.如下:2.如下:六.解答题\n1.162÷2=81(米)长:81×=45(米)宽:81×=36(米)45×36=1620(平方米)2.(1)解:甲利润:40×20%=8(元) 乙利润:60×20%=12(元)答:利润各是8元、12元.(2)解:设甲种商品进了x件,则乙种进了100-x件,8x+12×(100-x)=9408x+1200-12x=9404x=1200-940x=260÷4x=65答:甲种商品进了65件.3.(1)解: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反之就低;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7月最低。答:西装和童装产量都是12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2)解:从图上看出童装从8月到9月线段最陡,所以产量增长最快;西装在11月到2月线段最陡,所以增长最快,所以童装八月份到九月增长最快,西装十一月到十二月增长最快。(3)解: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50﹣40)÷40=0.25=25%,所以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25%.4.1000×30%=1000×0.3=300(支)\n1000×15%=1000×0.15=150(支)答:募捐了300支铅笔和150圆珠笔。5.一车间:1600×=530(吨)二车间:1600×=520(吨)三车间:1600×=550(吨)6.(1)解:1-35%-45%-17.5%=2.5%答:不合格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2.5%。(2)解:优:200×35%=70(名)良:200×45%=90(名)合格:200×17.5%=35(名)不合格:200×2.5%=5(名)答:优的人数为70名,良的人数为90名,合格的人数为35名,不合格的人数为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