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公司,今年的差旅费比去年下降了三成,今年的差旅费是去年的( )。 A.30% B.70% C.130% D.97%2.求一个圆柱形铁皮烟囱需要多大的铁皮就是求( )。A.圆柱的表面积 B.圆柱的侧面积 C.一个底面+一个侧面3.比零下6℃还低2℃的温度,可表示为( )。 A.8℃ B.﹣8℃ C.﹣4℃ D.无选项4.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的比是2:3,它们的体积比是5:6,圆柱和圆锥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5:8 B.8:5 C.15:8 D.8:155.小明的期末数学成绩高于平均分3分记为+3,小亮的分数记为-4,说明( )。A.高于平均分4分 B.低于平均分4分 C.小明和小亮相差4分6.下列各数中小于0的数是( )。 A.O.004 B.0 C.-1 D.+1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二成是十分之二,也就是20%。( )2.比的前项一定,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4.圆柱体的体积与底面半径成正比例。( )5.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 ) 6.比-1大的数一定是正数。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2分)1.把折扣数化成百分数。三折就是( )% 五五折就是( )%\n2.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按一定比放大后长是36厘米,宽是18厘米,它是按( ):( )的比扩大的。3.如果+300表示盈利300元,那么-200表示________。 4.把一个高为3cm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2。5.已知A×=B×(A,B均不为0),则A:B=( ):( )。6.水结冰时的温度为________水沸腾温度为________,一壶水已烧至92摄氏度,再烧________就达到沸腾。7.芳芳从起点向西走了25米,记作-25米,然后再掉头往东走了36米,与初始位置相比,应记作________米。8.零下10摄氏度记作( ),零上21摄氏度记作( )。9.圆锥有( )个侧面,( )个底面。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1.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2.解方程。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下面的数轴,我们认识的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相应的点上写出相应的数。\n2.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面积是8cm2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每个方格代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 六.解答题(共6题,共34分)1.一个圆柱铁皮油桶内装有半桶汽油,现在倒出汽油的后,还剩12升汽油。如果这个油桶的内底面积是10平方分米,油桶的高是多少分米?2.买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吨,可烧20天;实际每天比原来节约20%,这样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解答)3.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各种地势所占百分比如下图。 \n(1)请你计算我国国土中山地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根据图中的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4.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5.电视机厂九月份生产电视机580台,比原计划增产80台,增产了百分之几? 6.在生活中,找出三种相关联的量,并写明这三种量在什么情况下成比例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A5.B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30;55\n2.3;13.亏损200元4.62.8;37.685.5;36.0℃;100℃;8℃7.+118.-10℃;21℃9.一;一四.计算题1.3.14×52×4+3.14×52×9×=549.5(cm3) 2.(1)3(2)50(3)(4)2.5五.作图题1.如下:2.如下:六.解答题\n1.油桶的容积:12÷(1-)=60(升)=60立方分米 60×2=120(升)油桶的高:120÷10=12(分米)答:油桶的高是12分米。2.解:设这样可以少x天。 ×(1﹣20%)x=1/4×20x×80%=50.2x=5x=5÷0.2x=25答:这样可以烧25天。3.(1)解:960×33%=316.8(万平方千米) 答:我国国土中山地的面积是316.8万平方千米。\n(2)问题:请你计算我国国土中平原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960×12%=115.2(万平方千米)答:我国国土中山地的面积是115.2万平方千米。 4.(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5.80÷(580-80)=16% 答:增产了百分之十六。6.此题答案很多,例如: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工效一定,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