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 )比217多84。 A.301 B.133 C.2332.下面各算式中,( )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A.97+35=35+97 B.56+(44+48)=(56+44)+48 C.26+63+74=63+(26+7)3.(11×4)×25=11×(4×25)是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4.下面的算式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A.68×5×2 B.68×5+68×2 C.68×9×165.58×8×2的结果与下面( )的结果相等。 A.58×10 B.58×16 C.58×66.19×4×25=19×(4×25)用的是(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n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5.99×15=(100-1)×15=100×15-1。( )6.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木块,每次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三.填空题(共8题,共28分)1.直接写得数。23×3=( ) 16×5=( ) 270÷9=( ) 96÷3=( ) 400×6=( ) 5×800=( ) 420÷7=( ) 200÷5=( ) 2.7元+7.3元=( )3元-7.3元=( )2.如果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50,则被减数应是( )。3.乐乐在计算“12-□÷3”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后算除法了,得数是2。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4.32×4×25=32×(4×25)运用的运算律叫( )。5.把三个算式221×3=663,208÷16=13,663+13=676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 )=676。6.计算35-15×2÷3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计算结果是( )。7.计算23+(27-19)×15时,应先算( ),再算( ),最后算( ),计算结果是( )。8.填空。(1)被除数=( )×( )(2)除数=( )÷(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1.脱式计算841÷29+121 (42-23)×16 648÷(18×4) 960-84÷72.脱式计算。17860÷38×208= 1032÷(912-869)=\n83×91÷7+38= 1512÷54×126-52=五.作图题(共1题,共6分)1.它们看到的房子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六.解答题(共5题,共26分)1.“夏雨”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经计算用84米布可以做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请列出综合算式)2.新新文体用品店运进6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3.学校为8个班配备了一台饮水机和一个纸篓,每台饮水机125元,每个纸篓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n4.学校组织看电影,二年级去了205人,三年级去了298人,估算一下,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多少人? 5.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0袋,每袋大米3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A5.B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69;80;30;32;2400;4000;60;40;10元;1元2.1253.104.乘法结合律5.221×3;208÷166.乘;除;减;257.减法;乘法;加法;1438.(1)除数;商(2)被除数;商四.计算题1.150;304;9;802.97760;24;1117;3476五.作图题\n1.如图:六.解答题1.(84-18×3)÷15=2(米) 答:每套儿童服装用布2米。2.6800÷(4×25) =6800÷100 =68(个) 68<70 答:准备了70个盒子,够用。 3.解:(125+5)×8 =130×8 =1040(元) 答:一共要花1040元。4.205+298≈500(人) 答: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500人。 5.解:方法一:200×(30-25)=1000(千克)方法二:200×30-200×25=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