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计算181+382+418=181+(382+418)是根据(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D.结合律2.26+56=56+26是运用了( )。 A.加法分配律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3.125+67+75=67+(125+75)应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这幅图是谁看到的?( )A.小红 B.兰兰 C.淘气5.根据线段图列式,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nA.( )+200=500 B.200+( )=500 C.200+500 D.500-2006.1800÷10×2-80÷5的正确计算结果是( )。 A.56 B.344 C.7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加法的验算方法是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2.把一个正方形的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23.65+7.29+6.35+5.71=(23.65+6.35)+(7.29+5.71)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4.在一道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5.计算58-24+16时要先算24+16。( )6.15×102=15×100+15×2没有运用运算定律。(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2967÷(356-287)=( )2.在计算548+48×12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3.125×4×25×8=(125×8)×(4×25)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4.在计算95-40+38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5.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 ),再算( );有括号要先算( ),再算( )。6.计算“45÷5+36×6”时,可以( )法和( )法同时计算。7.填空。(1)减数=( )-( )(2)一个因数=( )÷( )\n8.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除数的25倍,是商的8倍,被除数是( )。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1.用简便方法计算。27×38+27×2=_______ (40+8)×125=_______ 527+428+73=_______ 45×101=_______ 44×25=_______ 25×125×32=_______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73×99+73 (2)19×101 (3)125×32×25 (4)56×125 (5)1300÷4÷25 (6)8100÷(81×5)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它们看到的房子分别是什么样子的?\n2.他们看到的是水壶的哪一面?六.解答题(共6题,共30分)1.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成人3人,儿童7人,怎样购票最省钱?2.学校组织看电影,二年级去了205人,三年级去了298人,估算一下,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多少人? 3.向阳小学6个年级的学生参加长跑比赛,每个年级分成4组,每组有25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n4.在某鞋店放着5个鞋架,每个鞋架有6层,每层可以摆放12双鞋,问这家鞋店可以摆放多少双鞋?5.某小学购买155个毽子,每个键子4元,请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6.“夏雨”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经计算用84米布可以做18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3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请列出综合算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C5.C6.B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432.乘;加3.乘法交换;乘法结合4.减;加;935.乘除法;加减法;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6.除;乘7.(1)被减数;差(2)积;另一个因数8.200四.计算题1.1080;6000;1028;4545;1100;100000\n2.(1)7300(2)1919(3)100000(4)7000(5)13(6)20五.作图题1.如图:2.如下:六.解答题1.3个成人和2个儿童合买团体票,余下的5个儿童购买儿童票,这样最省钱。2.205+298≈500(人) 答:两个年级大约一共去了500人。 3.解:4×25×6=100×6=600(名)答:一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比赛。4.5×6×12\n=6×(5×12)=6×60=360答:可以摆放360双鞋。5.155×4=(100+55)×4=100×4+55×4=400+220=620(元)答:一共花了620元钱。6.(84-18×3)÷15=2(米) 答:每套儿童服装用布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