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红领巾小学六年级(2)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的发言是错误的:( )A.刘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张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李同学: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2.“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信息,小王立即与对方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消息。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A.自认倒霉,忍气吞声B.及时报警,依法维权C.蒙骗他人;挽回损失D.骚扰对方,出口恶气3.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4.(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nA.审判权B.立法权C.监督权6.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抵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8.( )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A.市级B.县级、乡级C.全国D.省级9.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0.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n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具有( )和( )。2.(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 )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保护、社会保护和( )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3.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4.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人民政府是( )机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 )职权,提供公共服务。6.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 ),尊重当地的( )。7.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8.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 )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 )、( ),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 )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9.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 ),不能( )。10.宪法保障的公民(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张兵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应该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是12306。( )5.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仅需要发达国家的参与。( )\n6.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7.未成年人犯法可以免受法律惩处。( )8.居民身份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妥善保管。身份证复印件用处不大,可以随意丢弃。( )9.限制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只有部分行为能力。( )10.小明买的食品过期了,他可以去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去解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根据职权内容的不同,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分为不同的内容。请在宪法中找到以下国家机关,将其与对应的法定职权连起来。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请你阅读下面情境后,填写表格。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情境3: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n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怎样的关系?2.国籍的取得有哪几种方式?3.列举: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受特殊保护,家庭、学校、社会分别给予了我们哪些特别的关怀或保护呢?请分别写出对应的事例。4.你知道哪些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5.说说“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华: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肖亮: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1.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孙园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请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怎样看待饭店服务员不愿意开发票的做法?(2)你怎样看待孙园爸爸的做法?(3)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n2.材料:在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提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城市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2)人大代表应当怎样“为老百姓说话”?(3)请为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拟写一条标语。九.综合题(共2题,共19分)1.请你来回答小记者提问人大代表的问题。(1)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2)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3)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A6.C7.A8.B9.B\n10.C二.填空题1.国家制定和颁布;强制力;权威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学校;司法 3.国家;强制力;权威性4.遵纪守法5.行政;行政管理6.当地法律;风俗习惯7.12月4日8.不良行为;教育;矫治;犯罪9.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尊重事实;诬告陷害10.基本权利;最重要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监察委——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元首,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人民法院——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五.填表题1.如下:\n六.简答题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3.①在家庭里,父母管教、保护我们;②在学校里,学校组织开展火灾逃生演练;③在社会上,一些博物馆、纪念馆为我们提供优惠票价。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七.辨析题1.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②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八.材料题1.(1)饭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的做法是违法的,没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是在维护国家的税收权利,是在监督饭店履行依法纳税义务。(3)我会索要发票,如果不给的话,我会拨打纳税热线或者去税务部门举报。(答案不唯一)\n2.(1)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他们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因此,应当“为老百姓说话”。(2)①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②正确行使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发言、表决、提出议案、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质疑等,反映民意。(3)人大代表为人民。(答案不唯一)九.综合题1.(1)行政单位行使权力受法律监督。(2)如果行政单位犯错误同样依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的处罚。(3)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