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当朋友犯错误时,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A.事不关己,不管不问B.用恰当的方式提醒,并帮他改正C.怕得罪朋友,还是不说为好D.当众指出他的错误,不管他能否接受2.下列不属于体贴父母的行为的是( )。A.将零花钱存起来,花在有用之处B.让父母变卖家产,购买明星演唱会的门票C.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D.不赶时髦。好好学习3.购买物品的时候,我们要凭借( )来避免购物中带来的麻烦。A.发票B.保证书C.售货员的口头保证D.购物中省下的钱4.我们( )说到做到的人。A.敬佩B.鄙视C.唾弃5.以下购物小贴士不正确的是( )。A.首选包装精美的商品\nB.注意产品有没有商标C.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6.“食言而肥”这个是一个有关( )的成语。A.公平B.正义C.失信D.诚实7.下列( )名言告诉我们要讲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A.人无信,无以立;诚待人,讲道义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识决定命运8.关于“春联”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联”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体现B.“春联”被冷落的原因有:不少年轻人觉得土气;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C.既然“春联”日渐衰落,就让它自然消失,没必要继承它9.爷爷上学时的教室是( )。A. B. C. \n10.选班长时,王明把票投给了孟华,他的好友子晴抱怨王明没投他一票,子晴的抱怨是( )的。A.有道理B.没道理C.模棱两可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 )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 )要求。2.( )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4.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 ),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 )。5.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 )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6.尽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7.当我们的愿望( ),父母会拒绝。8.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 )。9.我们每个人都( )交朋友,但有些人却( )交到朋友。10.我们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舒适的生活、便利的交通、样样离不开( )。农业为我们提供( ),为工业生产提供(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消费者协会的电话是:12315。( )2.出生“报喜”、满月“剃胎发”都是地方风俗。( )3.商家怕惹麻烦,我们在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就通过大闹商家来解决。( )4.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也会出现一些冲突。( )5.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6.别人有的东西我没有,那多丢脸啊!所以我必须要买。( )7.被人欺负是痛苦的,我们要想办法抵抗。( )8.“人无信,无以立”意思就是“如果人不会写信,就不会自立”。( )9.张勇听到好朋友说白己的房间很乱,他暗下决心要把房间收拾整齐,第二天起床后,张勇着急出门,把收拾房间的计划又搁置了。( )10.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严重不良行为。(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n1.把下列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直线连来种植业 淡水鱼林业 牛奶畜牧业 玉米渔业 木材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王承富认为:每个人职责有大有小,但都在各尽其能,就像生活用品一样各有各的用处。联系爸爸妈妈所从事的职业,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你家乡的发展变化?3.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或他人都有过浪费粮食的现象,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做?4.对于过年放鞭炮,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理由。5.农业有什么作用?六.辨析题(共2题,共16分)1.明天课外活动,小明说拿跳绳,小丽说拿羽毛球拍,“爱保证”说拿篮球,可第二天他却忘拿了,但是他不是故意的。“爱保证”同学说到做到了吗?说说理由。2.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难忘的春节。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从大年三十全国人民开始打响了,这场战役没有硝烟、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斗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在的家乡在哪个省哪个市或县?你关注家乡的疫情报告了吗?(县市疫情风险是低风险、中风险还是高风险)(2)在抗击疫情战争中,你是如何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n(3)写两条抗击疫情的宣传标语。(4)回顾这次疫情,对家乡今后的发展有何意见或建议?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查一查我们身边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爱惜粮食的好办法?2.学习了关于工农业生产的知识,四(2)班的几名同学正在讨论着自己对工业与农业的看法,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吧。(1)请你对四(2)班几个同学讨论的观点进行判断,在你支持的观点后面画“√”,不支持的观点后面的画“×”。A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农业,所以农业比工业重要。( )B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工业产品,所以工业比农业更重要。( )C说:工农业生产需要相互支持,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所以都很重要。( )(2)结合讨论内容,说说你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一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是如何相互支持的。( )。3.夏日午后,大人们上班去了。张明一个人在家听着外面的知了叫,睡不着。他想,我何不出去买瓶汽水喝!于是,他拿钱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了瓶汽水,边喝边逛。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他已经离家很远了。这时,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他被三四个高年级学生堵住了。其中一个冲着他喊:“嘿,有钱吗?”张明说:“没有。”另一个男孩对同伴一使眼色,说:“搜他!”……请你仔细分析一下,张明怎样尽快脱身?张明从这件事上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n2.B3.A4.A5.A6.C7.A8.C9.A10.B二.填空题1.文明;社会道德2.说话不算数3.美德4.风俗;息息相关5.物质生活条件6.劳动者7.不合理8.不尊重9.渴望;很难10.农业;食物;原材料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五.简答题1.爸爸是公交车司机,为人出行提供方便。妈妈是小学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们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他们都在尽自己的职责,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和幸福,每一种工作分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具体的分工与职责。(合理即可)2.①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的变化。②以采访家人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③以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④还可以登录家乡政府公众信息网,手机家乡的建设信息。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做到: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看到浪费现象勇敢的制止,尽力减少浪费。4.春节尽量少放鞭炮。因为当前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倡导过年时应该遵守国家规定,尽量少放鞭炮。5.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用的主要来源,它解决了人类吃饭、穿衣、居所、出行等生活基本问题。六.辨析题1.“爱保证”没有说到做到;虽然“爱保证”不是故意忘记,但是他没有尽力来完成这个事情,所以“爱保证”没有说到做到。2.(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七.材料题1.(1)示例:我的家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疫情被确定为高风险。\n(2)示例:响应政府号召,我坚持居家隔离。支持爸妈到社区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觉上网课,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坚持课间锻炼,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示例: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建议:政府要重视医疗、科技、教育,加大投入;要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对扑杀、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要严厉打击,从严执法;加大保护大自然的宣传力度等。八.综合题1.(1)餐厅里有好多剩饭剩菜。(2)好办法有:在日常生活和来客人时,要看菜下饭,够吃就行;到餐馆就餐点菜时要根据人数多少点菜,吃不完的要打包。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农业生产,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农产品和工业品,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同等重要,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农业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工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工业品等等。3.①保持冷静,不要害怕。②把剩余的钱给他们,同时记住对方特征,以便事后报警。张明吸取的教训是:①尽量不独自出门;②不要离家太远;③不要在外时间过长;④不去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