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放学后,方明和陈培一起到超市买饮料。站在货架前,方明指指点点:“你看,这几种都是进口矿泉水,喝起来和国产的没什么不同,价钱却要高上三四倍呢。”对此,下面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进口矿泉水由于运输和其他成本高,价格高得多,没必要浪费B.买,自己家的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C.父母收入都是他们辛苦劳动所得,要想想父母的辛苦D.无论何时都该注意节约、合理消费2.购物时,做法不正确的是( )。A.购买食品时,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食品。B.购买食品时如有“三包卡”,一定要保存好,以便维修和退换。C.购买文具和书包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D.购物时要价钱越便宜越好3.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体现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 )的文化传统。A.轻视劳动B.感恩劳动4.成语“食言而肥”是告诉我们( )。A.为人处世要讲信用B.失信不会伤害到自己C.失信不会伤害别人5.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 )。A.不管不问B.尽全力帮助\nC.躲得远远的D.只是口头支持,不作出任何行动6.对于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要参考销售量B.要参考顾客评价C.不管质量如何,只要便宜就可以买7.下列关于畜牧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畜牧业是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生产活动B.畜牧业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食和禽蛋的需求C.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以打鱼为生8.下列行为属于过度消费的是( )。A.妈妈去商场购物,看到“年中庆”打折活动,买回来几大包衣服B.奶奶注意饮食适量,每天按需就餐C.阿姨把每月结余的部分工资进行投资理财9.下列不属于浪费现象的是( )。A.吃不了的米饭就直接倒掉B.挑食,不爱吃的就不吃C.保质期短的食品少买,以免过期10.家乡民风,民俗的陋习有( )。A.清明节烧纸B.端午节吃粽子C.中秋节赏月\nD.重阳节登高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 )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2.生肖也称“属相”。中国风俗一共有“( )生肖”;我的生肖是( )。3.我国是一个( )大国。4.我们既要( ),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 ),有滋有味。5.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是拥有( )的重要条件。6.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求( )。7.有些时候我们会向朋友提出( )的要求,却并不知道,正是这些( )的要求,伤害了朋友之间的( )。8.对自己说话算数只能靠( )。9.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的( ),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 )而产生的。10.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小红是劳动委员,她经常把比较轻松的劳动任务分配给自己的好朋友。( )2.两人发生冲突,一定是两人都有责任。( )3.商家告诉小丽,如果她不要发票的话,漫画书可以便宜点,小丽就答应了。( )4.京韵大鼓是北京的民间艺术。( )5.只要是好朋友,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帮着。( )6.现在很多民间艺术处在衰落的边缘,我们要及时保护。( )7.发票是消费者更换、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 )8.购买东西时,应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做出决定,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 )9.家乡修了路,这对于家乡人的出行方便多了。( )10.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城市美容师 医务工作者人民的卫士 教师白衣天使 环卫工人\n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邮递员绿衣天使 武警战士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你有什么想要的东西,说一说你的心愿,并分析一下这个心愿对于自己的家庭支出来说是否合理。2.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调查方式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3.合理消费的好处有哪些?如何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4.请简述五一国际劳动节。5.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请你找一找。六.辨析题(共2题,共16分)1.小明的妈妈对小明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没出息,你就会去扫马路。”小明的妈妈说法对吗?为什么?2.下面李媛和“爱保证”同学说到做到了吗?说说理由(1)李媛和张青相约去看电影,可李媛的自行车坏了,不能按时到电影院,她用手机及时通知了张青。(2)明天课外活动,小明说拿跳绳,小丽说拿羽毛球拍,“爱保证”说拿篮球,可第二天他却忘拿了,但是他不是故意的。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清洁工人王师傅不怕苦,不怕累。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准时从家里挑水,义务清洁小区里的公共厕所。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家人不理解,有的人还投来了嘲笑的目光。但是外人的非议,家人的反对都没能改变他初衷。因为他觉得每个人的职责有大有小,但都在各尽其能,尽管清洁工的工作在有的人眼中看来不太体面,但也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这样,日久天长的无私奉献,以前对他的质疑声都变成了发自肺腑的赞叹和感激声。(1)通过事例,你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2)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哪些服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材料:“光盘行动”是2013年一位热心公益人士发起的,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七年来,这项行动得到了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思考一下,回答下面的问题。\n(1)你和家人是怎样支持“光盘行动”的?(2)请写出一条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2.读读下面的资料,说说小丽和王婷应该这样做?上课时间到了,王婷的同桌小丽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教室。王婷急忙跑上前说:“快把作业交给我。”小丽红着脸轻轻地说:“对不起,昨天我妈妈生病了,我陪妈妈去打针,没来得及做。你先别告诉老师,我一定找时间补上!”王婷看小丽着急的样子,点了点头。上课了,教师让小组长说说作业检查的情况,王婷觉得心里很不安,于是她就站起来说:“小丽的作业没做。”3.分类。玉米 木头 牛奶 草鱼 大虾牛肉 鸡蛋 西瓜 大米 白菜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A5.B6.C7.C8.A9.C10.A二.填空题\n1.清明2.十二;牛(虎)3.农业4.精打细算;井井有条5.健康生活6.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7.不合理;不合理;友谊8.自觉9.五月初五;屈原10.原材料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我心愿是能够买一辆自行车,这在家庭开支中是合理的。2.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观察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家乡变化。3.合理消费的好处有: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有计划的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n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做出购物选择,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4.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每年的5月1日,她说,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安安全国性节日,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每年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5.答:(答案不唯一)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④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六.辨析题1.小明的妈妈说法不对。因为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1)李媛说到做到了;她是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及时赶到电影院,而且后来还及时通知了好友,所以李媛说到做到了。(2)“爱保证”没有说到做到;虽然“爱保证”不是故意忘记,但是他没有尽力来完成这个事情,所以“爱保证”没有说到做到。七.材料题1.(1)清洁工人的劳动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都值得我们尊重、感激。(2)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环卫工人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干净、整洁;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养护工人的劳动;餐馆的厨师和服务员为人们就餐提供了方便;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等等。八.综合题1.(1)答案示例: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在家按需做饭,不剩饭;在餐馆、食堂,按需点餐,吃不了的打包带回。(2)答案示例:节约是美德,请珍惜盘中食物! 盘子干干净净,照出你我品行。\n 美德始于心,节俭践于行。2.作为小丽未完成作业要诚实地告告诉王婷和老师,明确自己未完成的原因以及正确的具体做法,如待完成后再补交,没有必要让王婷为自己打掩护;作为王婷不应帮助小丽做不诚信的事情,面对老师的询问如实进行报告是正确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是我们的交往原则,我们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3.西瓜;大米;白菜;玉米;鸡蛋;牛奶;牛肉;木头;草鱼;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