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 )不是关于诚信的名言。A.学季布,诺千金B.人无信,无以立C.言必行,行必果D.一寸光阴一寸金2.我们应继承的春节习俗不包括( )。A.扫尘B.贴春联C.包饺子D.磕头3.当冲突产生,我们应该( )。A.指责B.忍受C.真诚劝告4.阅览室里大家正在( ),刘强却拉着李文说起话来,叽里咕噜的声音弄得人很心烦。A.热闹的玩耍B.安静的阅读C.开心的游戏D.愉快的唱歌5.张虎在做作业时,王红不小心把他的书推在地上了,张虎应该( )。A.怒目而视\nB.原谅王红C.把他的书摔地上D.报告老师6.谁是说话算数的人( )。A.小雨答应帮妈妈做家务,结果太贪玩,不愿意干家务了B.小丽给自己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她总是严格执行C.小明答应爸爸周末早上也按时起床,可是第二天闹铃响了,他却赖床不起了7.你认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 )。A.没有区别B.制造的核心是加工,而创造的核心是设计C.区别不大8.和妈妈说好早上六点起床去跑步,早上却觉得天气太冷不想起床,这时你会( )。A.继续睡觉B.和妈妈撒谎自己肚子疼,继续睡觉C.克服苦难,穿好衣服,起床跑步9.下面不是民间艺术的是( )。A.民间文学B.民间音乐C.长篇小说D.民间舞蹈10.小明在商场购物结账时,店家强行要搜查小明的书包,小明应该怎么做?( )A.算了,让他看看也没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B.和他们吵架\nC.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如今,走到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 )制造”的商品。2.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感谢( )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 )付出的辛勤劳动。3.( )在每年的5月1日,这一天,我们对有( )的劳动者进行表彰。4.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的( ),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 )而产生的。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养成( )的好习惯。6.我们敬佩( )的人,不守信用的人得不到尊重。7.( )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8.( )是习惯,更是美德。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 );强行向他人( )”等不良行为。10.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 )、( ),不得搜查消费者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花钱买东西,和售货员相比我们是高高在上的。( )2.有时朋友会向我们提出来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答应他。(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4.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5.有个组员值日的时候生病了干活很慢,组长过去指责他。( )6.我知道浪费不好,但遇到我不喜欢的菜还是倒掉。( )7.朋友之间可以说话不算数。( )8.家乡建立的农贸超市给人们的娱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9.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0.购买高档产品全部都是不合理消费。(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快乐连连看。中秋节 饺子端午节 元宵元宵节 粽子春节 月饼\n五.简答题(共5题,共22分)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如果在家乡发展的过程中,你发现环境被污染了,你会怎么做?3.浪费有多种表现,请你列举三个实际生活中浪费的例子。4.现在你肯定有不少好朋友,说说你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吧。5.现在我们大家都喜欢网购,那么网购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六.辨析题(共2题,共12分)1.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甲同学认为还应节俭,乙同学认为浪费点无所谓,要开个辩论会,你赞成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看到这么多“中国制造”,李亚感到很自豪。老师告诉他,“中国制造”固然值得骄傲,但这还不够,更需要“中国创造”。为什么更需要“中国创造”?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清洁工人王师傅不怕苦,不怕累。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准时从家里挑水,义务清洁小区里的公共厕所。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家人不理解,有的人还投来了嘲笑的目光。但是外人的非议,家人的反对都没能改变他初衷。因为他觉得每个人的职责有大有小,但都在各尽其能,尽管清洁工的工作在有的人眼中看来不太体面,但也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这样,日久天长的无私奉献,以前对他的质疑声都变成了发自肺腑的赞叹和感激声。(1)通过事例,你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2)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哪些服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光盘行动”这项公益活动由北京市一家民间组织发起,很快就推行到全国。假如你是一名“光盘行动”的志愿者,请完成下面的任务。学校附近有一家酒店,每天都要倒掉吃剩的很多饭菜。你打算向酒店李经理提一条减少浪费的具体建议,作为陌生人,你该如何跟李经理表达你的看法?2.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n我的感悟: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西夷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从上述失信故事中,你发现了失信对人对己造成了哪些伤害?你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D2.D3.C4.B5.B6.B7.B8.C9.C10.C二.填空题1.中国2.大地;种田人3.“五一”国际劳动节;突出贡献4.五月初五;屈原5.勤俭节约6.说到做到7.浪费行为8.节约粮食9.辱骂他人;索要财物10.侮辱;诽谤;身体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五.简答题1.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2.给有关部门写信,提出环境污染问题并写出建议。3.①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②屋里没人时灯长亮着是浪费。③水龙头没有拧紧是浪费。4.①有共同的话题②有共同的爱好③我和朋友互相帮助。5.①商家的信誉度②顾客的评价③不贪图便宜④货比三家⑤商品的销售量。六.辨析题1.我赞成甲同学的观点。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中国制造指的是在中国造出来的商品(技术可能是从外面传进中国的)也就是不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它的核心是加工;创造指的是技术是中国自己的,也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是设计,有版权。七.材料题1.(1)清洁工人的劳动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都值得我们尊重、感激。(2)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环卫工人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干净、整洁;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养护工人的劳动;餐馆的厨师和服务员为人们就餐提供了方便;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等等。八.综合题\n1.李经理,您好。我是“光盘行动”的志愿者,看到咱们酒店顾客的餐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冒昧给您提个建议。您能否让服务员在点餐时提醒顾客要适量,以减少浪费?希望您采纳。(合理即可)2.感悟:曾子对孩子说话算话,我们要像曾子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3.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在“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失信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是:诸侯们被戏弄。对于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在“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失信者自己受到的伤害是: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国家灭亡。受到的启发:对他人说话要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