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2.满( )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18周岁B.16周岁C.20周岁3.下列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的是( )。A.爸爸给10岁的小美洗澡B.张阿姨的朋友从国外回来,张阿姨给他一个欢迎式的拥抱C.小刚请小丽到他家玩,小丽不去,小刚连拖带抱地让小丽去4.下列选项中对“宪法权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小学生有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想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要掌握宪法知识5.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了( )。\nA.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6.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种行为违反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一站式公共服务热线号码是(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3.中国公民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 ),尊重( )。4.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 )、( )状况和( ),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 )的活动。5.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 )、( )的身份代码。6.( )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 )的身份标志。( )是人民检察院的标志,也是( )的身份标志。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2.小学生没必要学习法律。( )3.200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4.不同的行政机关有不同的职权范围,我们要去相应的部门办理。( )5.小慧上学途中被两名男子拖到路边一间房子,她没有等待逃脱时机,而是直接与歹徒抗争。( )6.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履行的义务。( )\n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2366 政府服务热线12308 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1234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请你阅读下面情境后,填写表格。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情境3: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六.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做?3.开展《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的演讲比赛,写出你的获奖感言。4.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5.国籍的取得有哪几种方式?\n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他们的做法或想法对吗?简要说出理由。(1)李叔叔和朋友晚餐聚会时喝了白酒,饭局结束时他将自己的小汽车停在酒店,打的士回家。(2)方明的妈妈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仔细撕掉快递外包装上面的快递单,再将外包装放入垃圾桶。(3)人大代表金叔叔来社区,听取居民对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和要求。成宇想,这是大人们操心的事情,与我们小学生无关,我别在这掺和了。(4)张轩初中毕业刚满15岁,因参与多次盗窃团伙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他想:我是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就是违法也不会受刑法处罚。八.材料题(共2题,共20分)1.读故事,知法律。(1)王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因难,家里人就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打工。(2)楼上总是这么吵,怎么劝说都无效,真烦人。(3)王奶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养大,帮助他们成了家。现在她老了,手脚不灵便了,儿女们开始嫌弃她,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王奶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4)一天,有几个小学生想去社区的游戏厅玩,走到门口,游戏厅的管理员却不让他们入内。(5)大二学生小峰下课后,准备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辆通行,因此出了教学区,往右走一百米架设有一座人行天桥,小峰懒得绕行,就从马路上穿了过去。请谈谈上述五个案例都涉及哪些法律?2.17岁的小飞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①小飞触犯了我国哪部法律?\n②小飞侵犯了小学生哪些权利?③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九.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2.材料分析:15岁的小林是某校九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不爱学习而且经常违纪,于是班主任多次责令他退学,小林就不想读书了。小林的父亲就送他到一家餐馆当服务员,这期间小林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不仅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还偷了客人的钱财,受到了餐馆老板的警告。9月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被逮捕归案。请问:①材料中哪些人违反了法律?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②小林一步步走向犯罪,是因为没履行哪些义务?③从材料中你受到了有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C6.C二.填空题\n1.123452.地位;权威;效力3.当地法律;当地的风俗习惯4.生理;心理;行为习惯;身心健康5.公民身份号码;唯一的;终身不变的6.法徽;法官;检徽;检察官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如下:六.简答题1.\n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3.我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宪法的保驾护航。4.(1)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5.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七.辨析题1.(1)李叔叔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李叔叔的行为是守法的表现。(2)方明妈妈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快递单上有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随便扔掉快递单会泄露个人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3)成宇的想法是错误的。参政议政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4)张轩的想法是错误的。张轩已经15岁了,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他违法就会受到刑法处罚。八.材料题1.(1)王娟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楼上邻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法》;(3)王奶奶的子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游戏厅的管理人员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小峰横穿马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n2.①刑法;②人身权、财产权;③在家听父母的话,外出时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去网吧、游戏厅等不适合未成年进入的场所,不赌博,不吸烟,不喝酒,给结交社会朋友。在学校听老师的教诲,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九.综合题1.⑤;②;①;③;④2.①小林的班主任、小林的父母、餐馆的老板、小林本人都有违法表现,他们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②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③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严于律己不做违法的事情;享受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洁身自好拒绝不良嗜好;学法守法护法;学会依法律己,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