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2.下图漫画中的人( )。 A.做到到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B.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C.只想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D.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3.( )是国家人权日。A.12月12日\nB.12月10日C.12月5日4.李浩和同学去旅游,按照顺序上车,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有( )的义务。A.保守国家秘密B.维护民族团结C.遵守公共秩序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6.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应该依据( )申请劳动仲裁。A.《侵权责任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劳动法》D.《行政诉讼法》7.下列(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A.80岁的爷爷没领到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李姐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C.小红的爸爸让12岁的她辍学去打工D.妈妈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节假日,无加班费8.(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A.国家宪法日\nB.世界人权日C.国际家庭日9.以下对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B.以个人的意愿选择而取得国籍C.只要愿意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就能够加入中国国籍D.在我国的现行规定中,中国公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拥有双重国籍10.下列关于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美国国籍的马克不是中国公民B.去美国出差的小李不是中国公民C.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 )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 )的行为受到制裁。4.(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 )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5.凡具有( )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 )、( )、( )、( )、( )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6.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7.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 )证,我们( )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义务。8.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过马路,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保护(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9.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n10.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 ),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 )2.年龄大的人都没有选举权。( )3.晓晓今年读初中了,但是学习很吃力,他看到爸爸妈妈开店很忙,便不想上学了,要求到店里帮爸爸妈妈干活。( )4.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的。( )5.我们乘坐完火车,火车票就可以直接扔了。( )6.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7.居民身份证号码可以变化。( )8.人人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9.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10.违反法律比违反学校纪律严重。(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n2.请把下面法律与其所落实的公民基本权利连上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有人坐完火车后就随手把火车票扔掉,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2.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意义?3.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学习了本册法律法律专册,你知道你该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5.如果妈妈所在的公司拖欠了妈妈的工资,妈妈应该怎样做?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活动园。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那里读书。(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4)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n(5)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6)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n(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3.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C5.B6.C7.B8.A9.A10.A二.填空题1.公民身份证号码2.姓名;生日;家庭住址3.合法;违法 4.法律援助;未成年 \n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性别;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权利;义务6.人权7.身份;必须;法定8.义务;交通法规;公物;环境9.合同10.权力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不对。因为从火车票与身份证相连,票上有很多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其它违法活动。2.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3.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和同学友好交往。4.我该享有的权利有: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姓名权、名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我该履行的义务有:维护国家团结和领土完整、依法纳税和服兵役、遵纪守法、爱护公物等。5.妈妈首先应该与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无效,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辨析题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七.材料题1.以上事例分别说的是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知情权、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权和知情权;人权保护事例:我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去浏览政府信息,还给市长打热线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八.综合题1.③;①;② 2.F;A;B;D;C;E\n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