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8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扶按宪法、紧握右拳,依照宪法规定,庄严宣誓,体现了( )。A.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宪法具有最高权威D.领导人的示范作用2.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遵守公共秩序C.参与爱心志愿服务3.下列( )单位属于国家机构。A.学校B.监察委员会C.医院D.银行4.饲养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隐私权5.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6周岁B.18周岁\nC.20周岁6.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爷爷80岁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是下列( )权利。A.休息权B.劳动权C.物质帮助权D.财产权8.下列不属于道德义务的是( )。A.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B.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六年级(1)班的馨芸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C.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9.我们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10.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n1.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2.(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 )和( )中最重要的权利。5.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 )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 )、( )与( )。6.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 )取得的中国国籍。7.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8.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9.(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10.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 )的重要职责,也是( )和( )的共同责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2.外籍华人也是中国公民。 ( )3.去某饭店吃饭,不要发票,老板就打折,多划算。 ( )4.今天,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6.12周岁的小学生没有责任做家务。 ( )7.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8.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9.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10.12月10日被定为世界人权日。(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n1.作为小学生,我们享有哪些权利?(至少列举出三种)2.列举宪法中规定的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至少三种)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4.居民身份证背面都有什么信息?5.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 ( ) ( ) ( ) ( ) \n2.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A5.B6.B7.C8.A9.D10.B二.填空题1.权利;义务2.宪法;国家3.保障书;最重要4.保障书;国家;社会生活5.国际;和睦;幸福;进步6.出生的方式7.法律武器8.人身;政治;经济9.宪法;效力;权威;地位10.各级政府;家庭;全社会三.判断题1.√2.×\n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五.简答题\n1.小学生享有国家规定的一切正当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身体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等。2.①受教育权;②物质帮助权;③休息权。3.正面内容有: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反面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4.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5.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1.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八.综合题1.√;×;√;×2.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