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乱放鞭炮”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被列为过年最不雅行为。这主要告诉我们( )。A.乱放鞭炮是犯罪行为B.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C.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D.放鞭炮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2.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种行为违反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世界人权日是( )。A.12月10日B.6月5日C.9月17日D.12月12日4.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A.劳动法B.刑法\nC.治安管理处罚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5.(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民法B.刑法C.宪法6.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7.“张天天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这件事对应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A.休息权B.平等权C.劳动权D.物质帮助权8.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A.找商家索赔B.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9.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保护我们的( )。A.生命B.健康C.名誉D.储蓄10.( )要遵守法律。\nA.残疾人 B.有钱人 C.穷人 D.所有社会成员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2.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我国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 )宣传日。3.纪律、道德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4.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5.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 )的重要职责,也是( )和( )的共同责任。6.(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7.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8.(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9.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 ),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1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触犯刑法就意味着犯罪。( )2.我们还是小学生,不需要了解法律。( )3.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4.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一切歧视行为和差别对待。( )6.我国参加了多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 )7.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2308”热线求救。 ( )8.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9.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时也需要身份证。( )10.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把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名共和国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n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2.牵线搭桥。五.简答题(共5题,共39分)1.“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楼上天不亮就装修太扰民了,老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怎么办?”如果是你的邻居有这样的矛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2.我国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偏见,一些女童被迫失学。(1)应该用哪个法律的哪条法规来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2)这条法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4.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n5.暑假,王原和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王原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的上身份证吗?至少写四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1)班近期开展了“宪法权威之我见”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小华: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小亮: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小红:要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小明: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小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对上面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n2.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D5.C6.D7.D8.B9.ABCD10.D二.填空题1.182.1954;1982;12月4日;法制 3.法律4.有关国家机关5.各级政府;家庭;全社会6.宪法;国家宪法日7.姓名;生日;家庭住址8.道德;法律9.法定监护人;管教;保护;赡养扶助父母10.宪法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五.简答题1.我会劝说邻居不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装修,每个人都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如果劝说无果,我会依法报警处理。2.(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合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3.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4.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5.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④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上面观点都是正确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应该去积极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在生活中,首先应该遵守宪法,然后应该积极参加宪法活动,宣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n八.综合题1.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2.F;A;B;D;C;E3.(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