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2.用来规范交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以下关于身份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身份代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B.警察可以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C.要注意避免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泄露4.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B.国家的根本大法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5.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nA.正确的,他充分享有了权利B.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C.错误的,他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6.刘勇去批发市场给儿子买玩具,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他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A.玩具B.发票C.结账单7.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A.受教育权B.人身权C.遵守交通法规D.财产权8.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表示居民的( )A.户口所在地B.电话号码\nC.邮政编码D.家庭关系9.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B.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C.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10.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 )。A.我们该履行的义务B.我们享受的权利C.各种违法犯罪行为D.全都有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2.( )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 )。4.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5.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6.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 )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7.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8.法律为我们设定了( ),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 )。9.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10.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二是以 ( )。\n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 ( )3.我在自己家里大声唱歌,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4.如果触犯了刑法中规定的条例,那就是犯罪。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 )5.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份证的有效期是相同的。( )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7.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 )8.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5日。 ( )9.中国公民在境外也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 )10.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是繁茂的枝叶。因此,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的宪法日分别是哪一天吗?请连线。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有什么作用?2.怎样树立宪法权威?\n3.习近平主席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文中引用唐代工勃《上刘左相书》中的“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不同?5.写一写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2.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n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 ( ) ( ) ( ) ( )3.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请你把对应的选项填到括号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文化权 E.物质帮助权参考答案\n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A9.B10.D二.填空题1.公民身份号码2.宪法;宪法3.总章程;集中体现4.保密;个人信息5.富强;复兴6.基本权利;基本权利7.人权8.行为准则;正常生活9.交通规则;及时归还10.出生的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五.简答题1.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不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2.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3.法律一经订立,凡有违犯者,必须实施惩治;命令一经发出只有坚持执行,而不能违反。4.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n5.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就像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一样,车辆行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瘫痪。如果没有法律,人们随心所欲,社会毫无秩序。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①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2.C;B;D;A3.B;A;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