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财产权D.受教育权利2.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否认了我国是法治社会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了起来3.下列关于公民参政议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B.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责任C.能够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4.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5.张恒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她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下列情形中用不到身份证的情况是( )。\n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超市购买生活日用品6.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7.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C.尊老敬老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8.( )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9.李某某的身份证号是220203200701050829,她的生日是( )。A.2007年10月5日B.2002年10月5日C.2007年1月5日D.2002年1月5日10.你知道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A.12月4日B.9月30日\nC.9月18日D.5月4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2.(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同时公民要履行宪法规定的( )。4.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5.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6.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7.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 ),是国家的( )。8.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9.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10.(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 ),为( )提供服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踢球犯了规,不一定就是犯了法。( )2.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 )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 )4.根据宪法,刑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5.违反法律比违反学校纪律严重。( )6.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了。( )7.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 )8.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普通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会。( )9.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10.宪法宣誓的誓词虽简短,但意义非凡。(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n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2.连线魔方。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怎样取得中国国籍?你的中国国籍是如从何取得的?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至少答出两条)3.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意义?4.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5.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n1.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3.观察下图,完成问题。\n(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D5.C6.C7.C8.A9.C10.A二.填空题1.宪法2.税收3.基本权利;基本义务4.根本制度;根本任务5.国家宪法日6.行为7.地位;根本法8.北京9.义务;个人;家庭10.行政法;公共事务;公众三.判断题1.√2.√3.×4.×5.√6.√7.×\n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五.简答题1.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的中国国籍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的。2.我发现了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我还发现了公职人员会进行宪法宣誓活动。3.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n4.首先有生存的权利,有要求父母切实履行抚养义务的权利,其次有学习的权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有要求父母,老师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的人格的公民权。5.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八.综合题1.(√)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如图:\n3.(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