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法律B.道德C.宪法2.“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这句话出自( )。A.《管子》B.《史记》C.《儿童权利公约》3.以下为即将升入初中的两位同学的对话。小佳:下半年我就要转到市里的学校学习了。小桐:城里的学校会接受农村的学生吗?小佳:我们可以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外地就近读书。小佳享有的基本权利是( )。A.财产权B.平等权C.自由权4.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要遵守当地的法律。②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③在餐厅吃饭时大声喧哗。④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nA.①③②④ B.④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④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A.印度B.埃及C.希腊D.巴比伦6.小刚在教体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A.平等权B.义务教育权C.建议权7.“当兵去!”体现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 )。A.依法纳税B.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德8.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A.行为方向B.坚强后盾C.行为的对错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10.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治安管理处罚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 )年( )月( )日,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2.12366是全国统一的(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3.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4.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过马路,要遵守(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 )、保护(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 )、( )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6.刑法是规定( )和( )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 )的主要法律。7.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财产权、( )等权利。8.法律由国家制定和( ),具有( )和( )性。9.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10.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 )条件的,可以申请退出( )国籍。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2.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普通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会。( )3.在身份证的反面印有我国国徽。( )4.各种规则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的,不会给人带来好处,更不会令人觉得快乐。( )5.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n7.2015年的宪法日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 )8.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9.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10.张兰的哥哥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爸爸坚决反对哥哥去。(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的宪法日分别是哪一天吗?请连线。2.我会连。休息权 ①王明的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 贴。物质帮助权 ②小红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 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受教育权 ③王林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平等权 ④张璐6岁时成为一名小学生。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的法律?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4.居民身份证上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简要回答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我们为什么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呢?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n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1)张老汉为什么要告儿子?(2)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3)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请你根据这位公民的身份证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李某某的身份证号:222424196008222425。想一想:(1)李某某的身份证号一共多少位数字?答:( )。(2)李某某的出生年份是?答:( )。(3)李某某的出生日期是?答:( )。\n(4)李某某的性别是?答:( )。3.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B5.C6.C7.B8.C9.A10.C二.填空题1.2014;9;2;123082.纳税服务;纳税人;税收3.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4.义务;交通法规;公物;环境5.保障书;基本权利;人身;政治;工作;学习\n6.犯罪;刑罚;日常生活秩序7.人身权;受教育权8.认可;强制力;权威9.国家10.法定;中国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两种:以出生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n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制定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正面内容有: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反面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4.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5.对国家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尊严等等);对社会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对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等等)。六.辨析题1.身份证是能够证明我们身份的东西,上面有我们很多的身份信息,在我们取车票、住酒店等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一旦身份证丢失,就会造成身份信息泄露,会带来很多麻烦。七.材料题1.(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他虐待父母造成的。(3)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八.综合题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2.18位;1960年;8月22日;女3.如下:\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