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小亮的奶奶生病了,奶奶的子女轮流照顾奶奶②小明的爸爸按月按时缴纳税款③小红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④乘坐地铁时,按顺序排队上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中‘特定群体权力’不包括( )。A.妇女权利B.残疾人权利C.老年人权利D.运动员权利3.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项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B.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无条件地享有这项权利C.享有这项权利能够保障公民拥有合理的生活水平D.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5.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在超市内,我们要遵守( )。\n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6.下面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没有界限的B.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D.印度8.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捐款献爱心 ②爱护公共财物 ③向工商局提建议 ④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纳税的义务10.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是由人民起草设置,受政府监督的法律\nB.宪法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 )月( )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2.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 )、( )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4.法律由国家制定和( ),具有( )和( )。5.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8.保护侨民的( )和(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9.(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10.(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作为未成年人,应当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2.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舍不得大明哥哥去,我便去阻止哥哥,让他不要去了。( )3.我们少年儿童只能享受权利,不能履行义务。 ( )4.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可以是护照,也可以是身份证。( )5.新冠疫情爆发,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隔离,这种做法侵犯了人权。( )6.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具有选举权。( )8.在身份证的反面印有我国国徽。( )9.违犯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 )10.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牵线搭桥。\n 法律 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门口的小商店把烟卖给小学生杨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林林上初二时,家人让他辍学打工赚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5周岁的小罗因为抢劫被警察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 小玲的爸爸喝醉酒之后经常在家打她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将下面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所家里 学生学校 孩子商场 公民社区 居民国家 顾客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2.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3.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4.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涉及哪些法律(至少写出3个)?5.和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n(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n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3.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C5.C6.A7.C8.D9.C10.C二.填空题1.12;4;12月4日2.国家;强制性3.留学;务工4.颁布;强制力;权威性5.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6.基本权利;基本义务7.基础;依据\n8.人身;财产9.宪法;其他法律10.公民;国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正面内容有: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n反面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2.宣传宪法精神;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观念;.加强宪法宣传教育。3.两种:以出生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写对三个即可)5.(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法律常识,特别是要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此让自己具备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条件。(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让守法成为青少年的基本素养,真正能将“法”根植于内心,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借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尚的尊严。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八.综合题\n1.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