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A.纪律B.道德C.法律D.章程2.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法律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 )国籍。A.外国B.中国C.双重国籍4.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 )。A.母子关系B.同等关系C.没有关系5.( )是世界人权日。A.12月10日\nB.12月4日C.12月31日6.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享有( )。①受教育权 ②隐私权 ③选举权 ④名誉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在法律体系中,( )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A.宪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工人阶级B.人民C.全体公民D.无产阶级政党 9.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A.淘气帮妈妈取回快递包,顺手将快递单撕下来扔在垃圾桶里B.小红奶奶不小心把身份证丢失了,小红知道后赶紧带着奶奶到公安机关去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10.如果你在学校看到有同学受到了校园欺凌,你应该怎样做最合适?( )\nA.赶紧躲开B.不顾危险,立刻上前阻止欺凌的行为C.寻求老师或成人的帮助D.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 )等。2.法律由国家制定和( ),具有( )和( )。3.宪法是( )的保障书。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 )取得的中国国籍。5.(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6.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我国自主设计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号”,创造了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7.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8.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9.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10.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人人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2.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3.只有年满18岁,才是公民。(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宪法宣誓仪式,可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6.保护和促进人权,人人有责。( )7.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但我还是小学生,长大后才能做这些事情。( )8.在首都机场的边检处办理入关手续,这里分为“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 )9.法律规定,严禁酒后驾车,法律让我们感到更安全。( )\n10.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法律是什么?2.“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3.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小刚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重新建立家庭,拒绝了小刚的请求。小刚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刚支招。4.写一写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5.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妈妈给小华报了钢琴班,小华很喜欢弹钢琴,经常练钢琴到半夜,这天晚上十点半,小华的邻居来敲门,让小华晚上练琴不要到这么晚,影响他们休息,小华觉得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享有在家自由练钢琴的权利。(1)你觉得小华的做法对吗?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分析一下原因。(2)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 ( ) ( ) ( ) ( ) 2.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3.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5.A6.B\n7.A8.B9.A10.C二.填空题1.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颁布;强制力;权威性3.公民权利4.出生的方式5.法律6.五;蛟龙号7.国家;刑法8.北京9.国家;强制力;权威性10.总章程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钱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是在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五.简答题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不正确。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对于某些权利,公民可以放弃;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则必须履行。这既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要求。3.例:①小刚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②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求助。③报警,向警察、学校求助等等4.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就像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一样,车辆行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瘫痪。如果没有法律,人们随心所欲,社会毫无秩序。5.没有法律,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合法的行为不能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得不到制裁。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1)小华的做法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小华有弹钢琴的权利,但是他损害了邻居合法的权利,他的邻居也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2)向邻居道歉,不在晚上休息时的练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八.综合题1.√;×;√;×\n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