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国家宪法日是( )。A.12月4日B.9月30日C.9月18日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小红说我们要孝敬父母B.小美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C.小王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D.小丽说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3.在我国,涉及国家根本性质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 )规定的。A.《刑法》B.《宪法》C.《民法》4.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 )。A.我们该履行的义务B.我们享受的权利\nC.各种违法犯罪行为D.全都有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D.印度7.我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我爷爷享有( )。A.人身自由权B.物质帮助权C.财产权D.平等权8.如果爸爸所在的单位拖欠员工的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9.(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劳动法10.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性别偏见和贫穷,一些女童被迫失学,她们应该( )。A.怨自己命不好B.听父母的话,回家干活C.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n二.填空题(共10题,共35分)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属于不属于)中国公民。2.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 )的法律( )、法律( )、法律( )。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为( ),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3.( )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4.(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填“民法”或“刑法”)5.宪法与普通法律就好比( )与( )的关系。6.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7.法律包括( )、( )、( )等。8.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了我们的( ),规定了我们的义务。9.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唯一的、( )的身份代码。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10.( )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2.居民身份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妥善保管。身份证复印件用处不大,可以随意丢弃。( )3.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5.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6.我国将12月2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 )7.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美国,那她就不能入中国国籍了。( )8.我们的人身权受法律保护。( )9.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年龄是16周岁。 ( )10.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只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连线魔方。\n年龄 发给身份证有效期未满16周岁 20年16—25周岁 10年26—45周岁 5年46周岁以上 长期2.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宪法是什么?)2.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你知道身份证的作用有哪些?(答出4个即可)3.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4.你知道生活中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身份证吗?至少写四个。5.法律有哪些作用?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明所在的六(一)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1)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2)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哪些内容?(3)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结合资料,完成:\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n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2.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C5.D6.C7.B8.B\n9.B10.C二.填空题1.属于2.最高;效力;权威;地位;12;4;国家宪法日3.选举4.刑法5.根;叶6.法律7.刑法;民法;行政法8.权利9.公民身份号码;终身不变;1810.法律援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寄物品。3.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4.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到邮局寄物品,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5.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n(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六.辨析题1.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七.材料题1.(1)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3)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③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八.综合题1.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2.②;④;①;③\n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