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祥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A.人权B.义务教育权C.建议权D.平等权2.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 )权利。A.义务教育B.人权C.建议权3.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保护我们的( )。A.生命B.健康C.名誉D.储蓄4.下列属于公民义务的一项是( )。A.物质帮助B.维护民族团结C.人身自由5.我父母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我的国籍取得的方式是( )。A.因出生而取得\nB.因依法收养而取得C.因申请加入而取得6.( )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7.(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A.行政法B.民法C.刑法D.道德8.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的居民身份证。A.5年B.10年C.20年D.长期9.下列( )情节后果最严重。A.违反班级纪律B.违反校规C.违反法律\nD.违反政策10.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是通过行使( )实现的。A.监督权B.经济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2.( )年,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 ),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4.(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5.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 )、( )。6.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当我们乘坐大巴去秋游,可能涉及到( )、( )、( )等法律。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8.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9.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10.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对于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2.学校章程就是宪法。( )3.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法定义务。( )4.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5.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相同的功能。( )6.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7.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n8.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 ( )9.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10.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连线题。财产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说说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过哪些义务?2.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3.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4.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5.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其他国家的宪法日也是这一天吗?请举例说明。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n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1)张老汉为什么要告儿子?(2)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3)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BCD4.B5.A6.A7.A8.A9.C10.C二.填空题1.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2.20143.宪法;公民权利;根本法律依据;基本权利;基本义务4.国际人权事业5.权利;义务;公正;和谐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环境保护法》7.义务8.公民;出生;申请加入9.国家10.党和人民\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受教育、遵纪守法、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孝敬长辈等。2.《教育法》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教师法》规范了老师的言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学校保护3.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n4.1.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维护祖国团结的义务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5.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有的国家不是这一天,比如:美国的宪法日是9月17日;丹麦宪法日是6月5日;俄罗斯宪法日是12月12日。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他虐待父母造成的。(3)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八.综合题1.(7)(10);(3)(8);(1)(2)(4)(5)(6)(9)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