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你认为( )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小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只能自认倒霉C.同学欺负我,我就告诉家长去揍他D.公共设施,成人爱护2.李强家装修房子,中午也不停工,影响大家午休,邻居来找他理论,他说:“我自己的家,想什么时候装修就什么时候装修,”李强的言行错在( )。①认为权利和自由没有限度 ②不知道公民享有哪些权利③行使权利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④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A.刑法B.民法C.宪法4.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是通过行使( )实现的。A.监督权B.经济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n5.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某中学生在网上就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给总理提出了建议。该中学生是在行使( )。A.监督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决定权6.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7.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D.司法惩治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当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A.举报某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B.私自印制报刊杂志C.自愿放弃初中阶段的受教育权9.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不因场合而变化,那就是( )。A.孩子B.学生C.顾客\nD.公民10.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A.民主投票选举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府机构和公安机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3.保护侨民的( )和( )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4.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 )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 )。6.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和( )”载入宪法。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8.纪律、道德和(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9.(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10.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2.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3.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4.服兵役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5.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6.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7.每位公民都应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n8.进行宪法宣誓没有什么意义。 ( )9.我们还是小学生,不需要了解法律。( )10.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四.连线题(共2题,共17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2.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3.在我国,什么样的人有选举资格?什么样的人没有选举资格?4.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5.举例说说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n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2.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n(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C5.A6.B7.A8.A9.D10.B二.填空题1.法律;行为;权利;法律\n2.宪法;公民3.人身;财产4.姓名;性别;民族;隐私保护;信息5.总章程;集中体现6.国家尊重;保障人权7.保障书;最重要8.法律;权利9.法律10.刑法;犯罪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n五.简答题1.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根据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4.设立国家宪法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5.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2.E;C;B;F;A;D3.D;C;A;B